新華社杭州10月25日電(記者夏亮、許仕豪)身著紅色外套,坐著電動輪椅,梳著時尚“油頭”,不論輸贏,出現在混采區的高延明嘴角總帶著微笑。 “您到底是58歲還是59歲?”24日,在杭州亞殘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Class 2四分之一決賽過后,有記者在混采區問他。“我1964年出生的,實際上已經59歲了。”高延明笑著答。雖然輸掉了比賽,無緣獎牌爭奪,但面對記者們的發問,笑意始終洋溢在他臉上。 在賽場上,高延明不是球技最高的,但頭頂著中國代表團年齡最大運動員的頭銜,他的每一場比賽都格外受到關注。 23日,高延明迎來在本屆亞殘運會的首秀。比賽中,他3:0輕取伊朗選手。“對手的技術特點就是以放小球為主,但在發球這個環節,我感覺我還有一定優勢。”上屆雅加達亞殘運會上,高延明在這個項目獲得銅牌。但提及本屆亞殘運會的目標,他卻格外清醒:“這次爭取打好每一場。韓國選手們的排名是世界前兩位,都不好打,就是盡自己最大努力。” 當天下午進行的第二場小組賽,高延明0:3不敵泰國選手,這也使得24日中午進行的第三場小組賽變得格外重要。好在第三場他頂住了壓力,直落三局輕松戰勝哈薩克斯坦選手,順利小組出線。 當晚進行的四分之一決賽,高延明的對手是另一位泰國選手。在大比分0:2落后的情況下,高延明在第三局拼盡全力,可惜還是以14:16惜敗,最終未能晉級。 “第三局實際上是有機會,可惜沒有贏下來。離開國家隊五年,一直沒有系統訓練,之前他們都打不過我。”高延明樂呵呵地說,絲毫沒有淘汰出局的失落。 事實上,年近六旬的高延明在賽場上已經不需要用成績來證明自己了。2008年,他初登國際賽場便和隊友一起站上了北京殘奧會乒乓球男子團體的領獎臺。此后又參加了多屆殘奧會、世錦賽、亞殘運會。 和競技場上的成績相比,他更看重的是乒乓球這項運動給他人生帶來的改變。 33歲那年,高延明和朋友去游泳時,冒險嘗試了高臺跳水,沒想到發生意外,他的頭部撞到泳池池底……“一輩子都只能坐輪椅了。”他回憶說。 從健全人變成高位截癱,這種打擊常人難以體會。至暗時刻,乒乓球出現了,就像一束光,重新點亮了他的人生。 “受傷以后,因為康復需要,開始接觸乒乓球,慢慢就喜歡上了,鍛煉的過程讓我獲益匪淺。”說罷,他還示意記者去感受他上肢的力量。“肌肉很結實!”得到大家的夸獎,他笑得更加得意了。 通過乒乓球,高延明重拾生活的自信。 “最初我的生活需要兩個人護理,現在我平時生活都能自理。前段時間我在重慶訓練完,回遼寧參加比賽,一個人開車行駛了2000多公里。”他驕傲地說。 高延明說,希望自己的這段經歷,能讓更多的殘疾人朋友加入到體育鍛煉的隊伍當中來,“通過體育鍛煉讓身體得到康復,我是最好的例子”。 談及未來,高延明說:“只要能打,我會繼續打下去!” |
2023-10-26
2023-10-26
2023-10-26
2023-10-26
2023-10-26
2023-10-26
2023-10-26
2023-10-26
2023-10-26
2023-10-26
2023-10-26
2023-10-26
2023-10-26
2023-10-26
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