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西利亞10月31日電(記者卞卓丹)長期關注和研究人工智能治理問題的巴西經濟學家、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中國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對防止形成人類社會‘技術貧民窟’至關重要。” 中國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在世界各地引發強烈反響。林斯表示,這一倡議通過倡導信息交流和技術合作,一方面有助于建立更加強大和有彈性的全球人工智能生態系統,另一方面能保障人工智能創造的價值和利益得以公平分配,“讓所有國家都能獲得這些價值和利益,無論其經濟實力和地緣政治地位如何”。 林斯指出,“技術貧民窟”意味著由少數國家控制最先進的技術,而其他國家則處于邊緣地位。如果在目前已然巨大的國家間科技差距的基礎上,再增加人工智能技術這個新的不平衡因素,情況將非常令人擔憂,因此“中國提出的加強面向發展中國家國際合作與援助的倡議至關重要,這一積極主動的做法有助縮小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全球差距”。 對《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以及堅決反對以意識形態劃線或構建排他性集團的內容,林斯認為,這是中國對當前世界地緣政治沖突和經濟遏制做法所形成挑戰的一次積極回應。 林斯說,《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可以成為巴西促進發展、加強安全和建設更公平社會的一條戰略路線,為巴西制訂相關國家政策和戰略,提高在人工智能發展領域的透明度、正義性和責任意識,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指導。同時,倡議對國際合作的重視,可以為巴西帶來新機遇,促進其融入全球人工智能知識和創新網絡。 在林斯看來,綜合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進一步推動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進社會效益、保障網絡安全、鞏固文化建設、促進環境保護。 |
2023-11-01
2023-11-01
2023-11-01
2023-11-01
2023-11-01
2023-11-01
2023-11-01
2023-11-01
2023-11-01
2023-11-01
2023-11-01
2023-11-01
2023-11-01
2023-11-01
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