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 題:奮斗的身姿最美——2023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印象記 新華社記者高蕾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方陣中近日再添“閃亮的名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且末縣老兵治沙隊1個先進集體和王琦、裴樹清等19名先進個人獲此殊榮。 2023年度“最美退役軍人”中,有扎根基層一線的先鋒,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有勇攀科技高峰的模范,攻克前沿技術,為航天事業保駕護航;有致力于教育事業的典型,用愛和堅守點亮海島孩子的夢…… 不同的面孔,一樣的精神;不同的崗位,一樣的沖鋒。奮斗,是他們留給世人的共同印象。 奮斗,是扎根平凡的不懈堅守。 黑龍江省塔河縣是我國最北的邊境縣,也是大興安嶺高寒禁區中的最北最冷區域。距離縣城100多公里處的一個管護站,是退役軍人、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塔河林業局盤古林場管護員劉亞軍堅守的“戰位”。 這里沒有手機信號,沒有電視節目,只有幾本翻爛了的小說。這里偏遠寒冷,冬季出門買生活必需用品,劉亞軍得騎摩托車好幾個小時,到家時凍得連鞋都脫不下來。 20多年來,劉亞軍走遍了管護區內每一座山頭、每一條溝系,騎壞6輛摩托車,磨破70多雙膠鞋,累計救助珍貴野生動物1000余只,管護區沒有發生一起森林火災,實現森林面積、森林蓄積、森林覆蓋率“三增長”。 奮斗,是屢敗屢戰的百折不撓。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這個曾被稱為“沙漠孤島”的地方,一株株梭梭、紅柳等挺立著,如士兵一般“拱衛”縣城。這片“綠色長廊”的建成,少不了由9名退役軍人組成的老兵治沙隊的貢獻。 沙漠地區氣候特殊。一場寒風曾把數百畝樹苗連根拔起,一陣冰雹曾讓一排排長勢正好的梭梭“全軍覆沒”。 面對“強敵”,治沙隊員們懷著“無論如何也要把樹種起來”的信念,一次次重新挖土、栽植、澆水,不斷鉆研技術,提高樹苗成活率。 如今,老兵治沙隊已種植沙生植物萬余畝,當地萬余人因此就業增收。 奮斗,是不忘初心的堅定執著。 “造福老百姓,給他們提供管用的好藥。”這是退役軍人、山東省人民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裴樹清創業時的初心。經過18年打拼,裴樹清將一個20人的小廠發展成年銷售收入30余億元的醫藥企業。與此同時,為民之心從未遺忘。 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防疫物資緊缺、價格暴漲。“企業是要掙錢,但絕不能發國難財!”裴樹清毅然捐出提前采購的口罩等全部防疫物資,助力抗疫。 抗疫期間,裴樹清還成立送藥小組,將公司存有的退燒藥品等免費送到急需藥品的市民手中。當得知濟南一個未滿月的孩子高燒不退、生命垂危,裴樹清馬上安排人送去退燒藥,幫助孩子穩住病情、轉危為安。 據不完全統計,裴樹清和他所在企業這些年已累計為各類公益事業捐助4000余萬元。“我的企業以‘人民’命名,為老百姓花錢咱不心疼。”樸實的話語中,彰顯初心。 奮斗,是勇攀高峰的開拓進取。 從流體力學研究轉行做物理海洋學研究時,退役軍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尚曉東已經43歲了。“學術報告上不少專業名詞我聽不懂,只能向學生請教。”為了補回功課,從事新領域研究的最初幾年,他幾乎每天在辦公室查資料、看文獻直到凌晨。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努力,尚曉東作為負責人之一建成我國首個深海多學科觀測系統,取得重要科學發現。 “只有掌握科技創新主動權,才會有話語權。”如今,早已過了退休年齡的尚曉東,依然奮戰在科研第一線。 奮斗為筆,繪就新的榮光;奮斗之姿,成就“最美”風采。 在一個個全新“戰位”上,“最美退役軍人”在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不斷書寫著新的奮斗篇章。 |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