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檢察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工作情況(2023年)》(以下簡稱《工作情況》)。數據顯示,隨著打擊治理特別是境外抓捕力度加大,2023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3.4萬余人,同比上升近52%。 2023年以來,各地檢察機關堅持懲防并舉,全面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多發高發態勢,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社會和諧穩定。 深挖案件線索 嚴懲跨境電詐 近日,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經該院提起公訴,王某等26人分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3個月至11年不等。 當前,隨著境內打擊力度加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集團大量向境外轉移,且有組織地招募、吸收境內人員通過偷越國(邊)境的方式赴境外參與實施犯罪。2023年1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起訴偷越國(邊)境犯罪1.7萬余人,同比上升5.3%;起訴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近2000人,同比上升近16%;起訴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5000余人,同比上升近75%。 “在依法從嚴懲治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方面,對于從境外陸續抓獲的犯罪分子,檢察機關逐案跟蹤,該捕則捕、當訴則訴,依法從嚴提出量刑建議,加大資金追繳力度。”最高檢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23年11月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督辦的四川南充“4·01”專案,檢察機關已起訴430余人;聯合督辦的浙江“12·30”專案,已抓獲11名主犯,判決4名,主要組織者葛某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形成有力震懾。 《工作情況》明確,檢察機關將進一步加強國(區)際執法司法合作,嚴厲打擊跨境詐騙犯罪集團的組織者、領導者、幕后“金主”、骨干分子,以及為其提供人員偷渡、跑分洗錢、技術服務、犯罪場所和管理服務等幫助的黑產集團組織者、領導者,持續釋放從嚴懲治強烈信號。 揭示犯罪特點 進行類案分析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犯罪手段和方式不斷升級演變。 最高檢近日發布檢察機關依法懲治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典型案例,全面揭示當前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態勢、特點。 其中一起典型案例中,犯罪嫌疑人非法獲取公民寄遞信息后,以貨到付款的方式,對僅2元價值的足浴包收取貨款69元,并向全國不特定收貨人“盲發快遞”17萬余單,騙取錢款共計30余萬元。據介紹,為降低被害人的警惕心理,詐騙分子常采取小額多次的方式實施詐騙。在這類詐騙犯罪中,被害人的損失金額通常僅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之間,對于這些損失,被害人警惕性不高,維權意識不強,加大了案件打擊和偵破難度。 據統計,目前詐騙模式包括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虛假購物服務、冒充電商物流客服、虛假征信詐騙等,其中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占到一半以上。同時,犯罪分子將不同的詐騙模式相結合,使詐騙更具欺騙性和迷惑性。 “除了全鏈條懲治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檢察機關會定期加強對多發高發、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詐騙類案件反向審視分析。”最高檢相關負責人表示,例如針對一段時期征信類詐騙案件高發態勢,及時分析背后原因和治理漏洞,最高檢會同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約談相關運營商和平臺企業,督促加強內部風險防控,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取得良好效果。 提高防范意識 開展源頭治理 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設立反電信網絡詐騙普法專欄;用好“法治副校長”“青年法治宣講團”等宣講隊伍,組織入村、入企、入校開展法治宣講……近年來,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檢察院聚焦案件高發群體、重點行業和問題突出區域,通過法治宣講、公開聽證、公開宣告送達等方式,加強以案釋法,強化警示教育。 2023年以來,檢察機關進一步突出預防為先,促進提升全社會識詐、防詐、反詐意識,同時也進一步推動溯源治理,全力擠壓涉詐違法犯罪活動生存空間。 據介紹,結合司法辦案,檢察機關聚焦案件背后反映的社會治理漏洞和短板,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協同相關部門加強溯源治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電信網絡詐騙的關聯犯罪。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以“買賣黃金”方式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時,發現黃金買賣環節存在風險,集中向相關金店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商家規范登記、驗證黃金交易人員身份信息,與公安機關建立信息互通常態化機制和可疑線索上報協作機制。 “全面落實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加強涉詐大數據監督模型的研發運用,及時發現電信、金融、互聯網等領域存在的重大風險和突出問題。”最高檢相關負責人表示,要綜合發揮公益訴訟、檢察建議等職能作用,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督促相關單位、企業,堵塞運行漏洞風險,強化內部合規建設,推動源頭治理、綜合治理。 同時,檢察機關也提醒廣大人民群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堅決做到“不輕信、不貪利、不點擊、不泄露、不轉賬”,切實提高防詐意識和識詐能力。 |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0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