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瑙魯人在水中休閑娛樂。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今年27歲的西爾維斯特是第一批參加項目建設的瑙魯員工。他跟著中國工人從零學起,不僅掌握了捆扎鋼筋的技術,還學了一些中文。西爾維斯特告訴新華社記者,他如今的收入是原先的兩倍,因此能夠更好地照顧家中的三個孩子。當聽到瑙魯政府宣布愿同中國復交的消息時,西爾維斯特十分高興,期待今后能參與更多中企承建項目。 中國企業目前還在瑙魯參與建設一個光伏發電和儲能系統項目。項目生產經理劉燁說,瑙魯目前主要靠柴油發電,不僅成本高,還對環境造成污染。該項目建成后,將改善瑙魯供電情況,降低發電成本。 瑙魯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喬安娜·奧爾森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給包括瑙魯在內的太平洋島國帶來發展新機遇,希望雙方今后開展更多務實合作。 瑙魯多元文化事務部秘書長埃奧說:“中國總是著眼于全球發展中國家間的合作,而不是限定于個別國家。瑙魯人民期待兩國在各領域開展合作。” 共迎挑戰謀發展 瑙魯深受氣候變化影響。根據瑙魯和澳大利亞政府聯合開展的一項研究,自1950年以來,瑙魯平均氣溫每十年升高大約0.15至0.25攝氏度,周邊海表溫度也呈現相同趨勢。1993年以來,瑙魯附近海平面每年上升約5毫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氣溫升高和海平面上升,給島上居民帶來嚴峻挑戰。 斐濟常駐聯合國代表薩蒂延德拉·普拉薩德曾表示,太平洋島嶼處于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前沿,上升的海平面已經危及一些島嶼的淡水供應,島民不得不從其他島嶼獲取飲用水。 奧爾森說,期待今后與中國加強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希望引入中方綠色循環經濟的創新技術,讓瑙魯告別“靠天吃水”的困境。 |
2024-01-25
2024-01-25
2024-01-25
2024-01-25
2024-01-25
2024-01-25
2024-01-25
2024-01-25
2024-01-25
2024-01-25
2024-01-25
2024-01-25
2024-01-25
2024-01-25
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