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月24日電(記者周暢)記者從安徽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張保衛教授課題組,此前在大別山地區的安徽省和河南省交界處發現了一種“喜歡咬人”的壁虎,基于分子系統學、形態學等研究結果證實其為新物種,將其命名為大別山壁虎。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由安徽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研究人員發表在國際期刊《動物》上。 2022年至2023年,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保衛教授課題組在大別山地區的安徽省和河南省交界處采集到壁虎屬標本數只,因其具有較強的攻擊行為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注意。“它有很強的攻擊性,這在本地壁虎中并不多見。”該研究論文第一作者、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張財文表示。此前大別山地區記錄的壁虎種類有3種:鉛山壁虎、多疣壁虎、無蹼壁虎。 研究人員通過對3個線粒體基因片段的研究發現,這種來自大別山地區的壁虎新種在進化樹中是一個獨立的支系。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大別山壁虎和其近緣種鉛山壁虎之間存在顯著形態差異,可以通過四肢具疣鱗、較多的肛前孔數量和眼耳之間有較多疣鱗等形態差異來區分出大別山壁虎。這一壁虎新種的發現將壁虎屬的數量增加至87種,也將我國壁虎的種類增加至22種。 大別山位于皖、鄂、豫三省交界處,是長江、淮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多樣化的環境為多種動植物的生長棲息提供了有利條件。新物種的發現不僅增加了我國的生物多樣性水平,也提示我國的廣袤土地上仍有許多未知的物種等待探索與研究。 |
2024-01-26
2024-01-26
2024-01-26
2024-01-26
2024-01-26
2024-01-26
2024-01-26
2024-01-26
2024-01-26
2024-01-26
2024-01-26
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