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彭茜)空氣污染是當代社會人類健康的重大威脅之一。一項新研究將大鼠打造為大氣污染“監測器”,在大鼠的一呼一吸間,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危害程度得到實時呈現。研究成果近期已發表在美國《環境科學與技術》月刊上。 空氣中的細顆粒物(PM2.5)、臭氧、生物氣溶膠等污染物對人類健康影響巨大,可能引發炎癥、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研究空氣污染的健康效應,通常需要基于血液和組織的毒理學分析,有創傷且無法提供實時數據。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要茂盛團隊研發了基于大鼠活體實時在線監測空氣污染健康效應的系統。相比傳統方法,該監測系統能實時在線、成本更低,且簡便無創傷。 大鼠與人類都呼吸著地球上的空氣,因此通過監測大鼠呼出氣中的生物標志物的變化,可反演空氣污染程度,從而判斷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研究發現,當大鼠暴露于空氣污染后,呼出氣中的多種標志物發生了顯著改變。當空氣中PM2.5較高時,大鼠呼出氣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正丙醇等相對水平升高;而當空氣中臭氧濃度升高,呼出氣中的一氧化氮、硫化氫、庚醛等相對水平上升。 “這些標志物上升,代表了大鼠健康受到不同程度損害,比如炎癥和氧化損傷,對肝和腎的影響等。”要茂盛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污染物濃度越高,呼出氣標志物變化越大。相比之下,大鼠呼吸潔凈空氣時呼出氣標志物改變不顯著。 研究團隊據此構建了一個空氣污染健康效應在線監測系統。通過集成活體大鼠、大鼠呼出氣標志物實時監測陣列、網絡數據傳輸與顯示系統,實現了大氣污染健康效應的實時探測與顯示。要茂盛介紹,該系統可以對真實環境中空氣污染健康危害進行更精準、更具時效、更多維度的評估和預警。 要茂盛說,目前該監測系統已在北京、南京、西安、鄭州等全國12個主要城市部署,形成了一張大氣污染健康效應實時“地圖”。該系統可實時在線監測到不同城市24小時的大氣污染健康效應,實現對污染事件的快速預警和不同地區空氣毒性差異的有效區分,有助于對大氣污染進行精準防控。 |
2024-03-04
2024-03-04
2024-03-02
2024-03-02
2024-03-02
2024-03-02
2024-03-02
2024-03-02
2024-03-02
2024-03-02
2024-03-02
2024-03-01
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