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醫學》最新發表一篇干細胞研究論文稱,羊水樣本中收集的細胞可生成多種不同組織類型的類器官,而無需終止妊娠。這些類器官或提供了解孕晚期發育的手段,有助于對先天畸形的研究。 該論文介紹,類器官是一種利用人類干細胞制造的三維模型,類似于類胎兒組織。目前獲取用于妊娠建模的類器官的方法(大多取自死后的胎兒組織),通常只能在受孕后20-22周內使用,這限制了對孕晚期發育的研究。 在本項研究中,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英國倫敦大學學院Mattia Francesco Maria Gerli和Paolo De Coppi與同事及合作者一起,評估了從人類羊水中收集的上皮細胞,這些羊水取自12次妊娠(孕期16周到34周之間)的產檢。利用單細胞測序,他們描述了這些細胞的性質,識別并分離出胎兒胃腸道、腎源和肺源的上皮細胞。為了探索這些細胞是否可用于產生類器官,論文作者培養了這些細胞,觀察到它們開始增殖并自組織成三維類器官,在2周內可見。 研究發現,這些細胞會形成組織特異性原生胎兒類器官,即小腸、腎臟和肺,并顯示出來源組織的功能性特征。論文作者能夠利用這一技術,從患先天性膈疝的胎兒的羊水和氣管液細胞中,產生再現這種疾病某些特征的肺類器官。 論文作者認為,他們這項研究發現展示了產生胎兒類器官的一種替代方法,無需終止妊娠,解決了長久以來的倫理顧慮,并可用于研究妊娠晚期階段。 他們總結表示,這種方法或能為在妊娠期間自體衍生胎兒原生類器官提供一個機會,可有助于開發先進的產前模型和個性化療法,并有助于改善父母輔導。但他們也提醒指出,后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驗證這些發現的轉化影響。(完) |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