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青島客運段的一名列車長。2004年從鐵路學(xué)校畢業(yè)成為一名列車員,如今已是她參加工作的第20個年頭。 她是提質(zhì)提速的見證者,也是受益者。從20年前的人山人海、一票難求到如今的舒適便捷,鐵路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她也由靦腆的小徒弟,成長為了高鐵列車上一名經(jīng)驗豐富的列車長。 她所帶領(lǐng)的班組,多次被評為先進班組、巾幗先進集體。“服務(wù)是個標準活,也是個良心活,要懂得敏感、用心、用情。”對于服務(wù),張娜有著自己的理解,敏感就是巡視車廂,要察言觀色,提前感知旅客的感知;用心就是做好最后一公里,將旅客的需求解答到底。用情就是服務(wù)工作要有同理心,要與旅客產(chǎn)生共情,想旅客所想,急旅客所急。 “G1068次司機,G1068次列車請關(guān)門。”伴隨著車門蜂鳴器的響聲,由青島開往北京南的G1068次列車緩緩駛出青島站。播放提示廣播、整理行李、核驗車票、為旅客及時解決旅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這是列車員文有東的工作日常。 文有東今年26歲,兩年前,他懷揣著對客運事業(yè)的熱愛,從臨沂工務(wù)段報名選調(diào)到青島客運段。他告訴記者:“客運工作看著雖說簡單,但是要把每項工作都做到旅客心里,卻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當自己的服務(wù)得到旅客的肯定和贊揚的時候,工作就變得特別有價值。” 談到春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文有東就打開了話匣子:“有一對母女乘車,途中女兒身體不適,通過廣播尋醫(yī),初步判明是感冒引起的發(fā)燒。隨后,我將這對母女調(diào)整到了相對寬敞的空間,給他們送來了退熱貼和熱水,幫助媽媽給孩子喂藥,并給孩子拿來小玩具。當我看到孩子退了燒,躺在媽媽懷里睡著后,心里特別滿足。” 王婧研,23歲,2023年來到青島客運段成為一名列車員。今年是她參加工作的第一個春運。 其實春運對她來講,一點都不陌生。“上大學(xué)時,我也是春運大軍中的一員,背著雙肩包,左手一個箱子,右手一個箱子,走在人山人海的站臺,坐在人山人海的車廂里。”她告訴記者,當時就覺得列車員真辛苦,要服務(wù)這么多旅客,但他們也很厲害,什么事情到他們那里都能迎刃而解。 春運來臨了,之前的印象令她有些忐忑不安,春運期間,客流增大、行李也是平時的數(shù)倍,這給乘務(wù)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據(jù)王婧研回憶,有一次,車廂里有兩位旅客因座位問題發(fā)生爭吵,作為新職工的她無助地站在一旁束手無策。這時,列車長張娜走過來,先把兩位旅客分開,又分別對兩位旅客進行勸阻,不一會兒就平息了這場風(fēng)波。“當時,我就暗下決心,要好好跟著列車長學(xué)習(xí),對待事情要更加細致,要多發(fā)現(xiàn)多思考,遇事講究方式方法,讓自己也成為能夠掌控全局的人。”王婧研說。 作為高鐵列車上的“老”“中”“青”,他們或許成熟、或許中堅、或許稚嫩,但他們又是千千萬萬鐵路職工的縮影。春運期間,正是有著這樣一幫人,在各自的崗位上發(fā)揮著光和熱,用心用情為廣大旅客服務(wù),讓旅客出行體驗更美好,營造一個平安、溫馨的春運氛圍。 |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