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馬尼拉3月17日電 題:菲律賓學子的“北上”留學夢 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當地時間17日清晨,伴隨著太陽升起,一場關于留學中國的展會即將在馬尼拉拉開帷幕。 上午9時,距HSK菲律賓(第二屆)留學中國與就業展正式開幕尚有1小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等中國頂尖高校的展臺前已人頭攢動,菲律賓的家長和學生們躊躇滿志,渴望探尋“北上”中國深造的途徑。 高二學生伊麗莎白8時30分就已到達會場,逐一在高校展臺前咨詢留學事宜。每了解完一家,她便會在手冊的高校名稱后做個標記。 相較伊麗莎白的“廣撒網”策略,菲律賓青年文查爾的目標則要明確得多。 文查爾去年從菲律賓雅典耀大學應用數學專業畢業,他打算跨專業申請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專業碩士研究生。“我計劃在未來從事金融行業,所以很想在財經領域的中國知名學府讀研究生。”文查爾看好中國未來的發展,為此,他還專門學習中文,希望日后在中國謀生時“多一項技能”。 除了年輕學子,探尋留學中國機遇的還有菲律賓職場人士。 32歲的伊萊恩對中國語言和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為了深入地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我專門在雅典耀大學自費學了一年的中文。”盡管已工作10余年,她仍熱衷于追求愛好,并“希望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當天,伊萊恩重點關注了兩所在西安的高校:西安交通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因為伊萊恩對西安的古跡兵馬俑充滿好奇,“以前在電視上看過兵馬俑,但還是希望有機會親眼目睹這一‘世界奇跡’”。 伊萊恩還是中國流行音樂的歌迷,她最喜歡的歌手是李榮浩。除了兵馬俑,伊萊恩還規劃了一個對中國人來說并不熱門的旅游目的地——安徽蚌埠,因為“那里是李榮浩的家鄉”。 28歲的中學數學教師艾默生帶著對數學的熱愛來到展會現場。“學習是永無止境的過程,不能滿足于當下。”盡管在教學領域,艾默生已是“老手”。不過,他還是希望繼續拓展自己在該領域的知識。“中國一些高校的數學專業在菲律賓很有名氣,我希望去中國深造,回來后成為一名研究人員或高校教師。”艾默生的目標院校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為了申請中國的高校,艾默生半年前就開始苦練中文。“期待我們未來在中國見面。”離開時,艾默生用中文跟記者說。 會場中,還有許多像艾默生這樣的“追夢人”。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卻都對中國有著同樣的向往。漢考國際公司副總經理劉小龍深知這一點。他在開幕致辭時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展會,為菲律賓的學子們提供一個了解中國、追尋夢想的平臺。 據悉,此次展會由漢考國際主辦,菲律賓華教中心、菲律賓雅典耀大學孔子學院、亞洲研究與對話中心協辦,近40所中國高校參加該活動,近千名來自菲律賓全國各省市的學生和家長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前來參展。(完) |
2024-03-18
2024-03-18
2024-03-18
2024-03-18
2024-03-18
2024-03-18
2024-03-18
2024-03-18
2024-03-18
2024-03-18
2024-03-18
2024-03-18
2024-03-18
2024-03-18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