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 題:地區沖突加劇背后的北約軍工產業“大繁榮” 新華社記者韓冰 周嘯天 瑞典斯德哥爾摩研究所22日披露的數據顯示,美國主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去年軍費支出總計超過1.3萬億美元,占到世界各國軍費總和一半以上。其中,僅美國一國的軍費支出就超過9000億美元,歐洲多國軍費也明顯上漲。 在北約國家軍費支出增加的同時,北約軍工產業擴張進入“快車道”,美國和歐洲多國積極擴大軍工產能和加速軍備研發,跨大西洋的軍工生產鏈條加緊聯動,高速運轉。分析人士指出,北約內部的軍工復合體利益集團進一步壯大,將加劇全球深陷軍備競賽以及引發更多沖突對抗的風險,世界需要對此保持警惕。 北約軍工產業新一輪擴張 自2022年俄烏沖突升級以來,全球地緣政治形勢持續緊張,地區沖突此起彼伏,給成千上萬的民眾帶來死亡、傷痛、饑餓和動蕩。然而,對北約國家的軍工企業來說,大炮的隆隆轟鳴如同金幣落袋的聲音一樣悅耳,北約軍工產業在硝煙彌漫中迎來新一輪擴張。 綜合資料顯示,俄烏沖突升級刺激多國軍備需求上升,美歐多家軍工巨頭股價猛增。美國方面,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股價猛漲近40%,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股價上漲超30%。歐洲方面,全球金融市場數據提供商路孚特統計顯示,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股價漲幅超過一倍的大型歐洲軍工集團就多達6家。其中,生產“豹”式坦克等知名裝甲車輛的德國萊茵金屬股價漲幅高達367%,瑞典薩博、意大利萊昂納多、英國羅爾斯-羅伊斯、挪威康斯貝格、英國貝宜系統等5家集團漲幅均超過120%。 從營收數據來看,美歐軍工巨頭普遍賺得盆滿缽滿。美國國務院披露的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對外軍售額達到創紀錄的238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6%。諾斯羅普-格魯曼、通用動力等美國軍工巨頭當年收入同比增長達到或超過7%。在歐洲,萊茵金屬2023年收入增長超12%,貝宜系統增長9%,泰雷茲增長4.9%。英國坦克履帶制造商威廉·庫克2023年收入增長20%,2024年預計將進一步增長40%。美國國會參議員伯尼·桑德斯撰文稱,美國許多軍工企業“把戰爭當作填滿自己口袋的途徑”。 此外,北約成員國軍工企業普遍增產擴建。通用動力公司首席財務官賈森·艾肯宣稱,該公司炮彈產能已從每月1.4萬枚增加到2萬枚,公司正著手將產能提高到每月8.5萬枚。法國國防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努公開披露,2023年,受烏方歡迎的法國“凱撒”火炮系統月度產量已從2個增加到6個,交付時間縮減一半至15個月。萊茵金屬今年2月已開始在德國北部建設新廠,竣工后預計將具備年產20萬枚炮彈的能力。萊茵金屬還宣布將在烏克蘭設立至少4家工廠,生產炮彈、軍用車輛和防空武器。 加劇世界沖突對抗風險 與北約軍工產業擴張同步的是,北約成員國的軍工利益集團加大了對政治決策的影響滲透。以美國為例,據美國非政府組織“公開的秘密”披露,美國國防承包商2023年花費了近1.4億美元用于游說聯邦政府,金額為近10年來最高,與國防工業有關的企業和個人同期還直接向國會議員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競選捐款。 近年來,不少學者、媒體人多次呼吁,世界要警惕北約軍工產業的新一輪擴張使得美西方軍工復合體勢力膨脹,導致西方軍工企業和政客相互勾連并左右國家決策的現象更加嚴重,加劇世界發生更多沖突對抗的風險。 獨立智庫全球未來研究所創始人錢德蘭·奈爾撰文說,在俄烏沖突中,美國軍工集團大發戰爭財;在新一輪巴以沖突中,美國軍工集團對美國政客施加影響,致使美政府無視國際社會訴求,阻礙加沙停火。在當今美國,軍工產業早已成為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科技和金融等行業發展也嵌入這一產業。因此,美國被認為是世界上對于和平最具威脅的國家。 奈爾呼吁:“世界應該警醒,在全球范圍內,軍工復合體給人類文明造成了嚴重威脅。” 美國智庫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威廉·哈通認為,在地區沖突延宕的背景下,美國如果一味輸送武器、提供軍援,而不重視用外交途徑解決問題,只會讓軍火商牟利,并推動戰事升級為更直接、更具破壞性的沖突。 曾在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工作26年的富蘭克林·斯平尼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美國軍工復合體利益集團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巨大影響常常被學術界和媒體所“忽略”。軍工復合體一方面通過項目和就業影響關鍵選區,進而與政客實現利益捆綁,另一方面通過媒體和政客妖魔化其他國家,夸大“安全威脅”,煽動選民情緒,以達到推動軍費上漲的目的,從而為自身牟取更多好處。 |
2024-04-25
2024-04-25
2024-04-25
2024-04-25
2024-04-25
2024-04-25
2024-04-25
2024-04-25
2024-04-25
2024-04-25
2024-04-25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