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2日電 外媒稱,近日有多名美軍在北約演習中傘降受傷。這一事件看似不起眼,但從中暴露出的諸多深層次問題,引發了外界的關注和思考。 美軍傘降事故不斷 據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網站報道,5月7日在瑞典舉行的北約“快速反應-2024”軍事演習出了樁糗事。當天,來自多國的800名士兵實施跳傘空降訓練,結果11人摔得很慘,其中9人不得不搭乘直升機撤離。據悉,傷者來自美、意等北約成員國軍隊,包括大名鼎鼎的美第82空降師。 對此,前俄第31空降突擊旅指揮官尼庫利尼科夫分析指出,事故原因可能是不熟悉著陸區的地形和天氣因素。近年來,美軍不止一次發生傘降重大事故。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2019年10月,美第25步兵師的夜間傘降訓練就變成一場噩夢,650人中至少有23人因偏離著陸點受傷。 美跳傘協會做過統計,該國跳傘事故率(含民間愛好者)僅為十萬分之一。由此看來,不過是和平時期的非戰爭行動,美軍兩次傘降傷員比例卻超過1%,甚至高達3.5%,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想當年,美英曾在諾曼底登陸期間,派遣2.3萬傘兵深入敵后。當時,盟軍傘兵接連遭遇夜間跳傘視野不佳、著陸區域地形陌生、敵方攔阻火力兇猛等難題。但最終,他們以傷亡約4000人的代價打退德軍多次反撲,配合盟軍主力成功開辟歐洲第二戰場,書寫了人類空降作戰史上輝煌的一頁。 如果按照諾曼底之役的慘烈程度,換成現在的美軍傘兵去打,先不提作戰損失,只怕部隊剛著陸,就已有上千人因傘降技術不精嚴重摔傷。再考慮到炮火紛飛給士兵造成的緊張和恐懼,以及傷員過多帶來的拖累,部隊士氣與戰斗力勢必大打折扣。 千錘百煉方成精兵 時過境遷,與前輩相比,如今的美軍傘降水平讓人一言難盡。雖然這與美軍現行作戰理論與投送方式有一定關系,即更喜歡用運輸機、直升機把部隊和裝備送達目的地,但不代表大規模運用傘降已失去實戰意義。 作為現代立體戰爭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成建制傘兵從天而降,扼控樞紐,迅猛突襲,往往可以打亂敵方部署,改變戰爭進程。不過,要想成為一名合格傘兵,條件十分嚴苛。 第一,必須身強力壯。一套軍用降落傘的主副傘重達30多斤,相當于一大桶桶裝水,再加上隨身武器裝備,若沒副好體格,降落傘背著都費勁。 第二,科學扎實的訓練。傘兵從萬米高空跳下,速度會達到驚人的200公里/時左右,盡管有降落傘減速和防震傘兵靴緩沖,落地瞬間沖擊力仍然很大。通常,新兵要經歷上千次地面動作訓練、上百次疊傘訓練和多項理論考核,且全部考核達標才能參加實跳。 第三,傘降不僅是對訓練成果和實戰技能的檢驗,更是勇敢者的游戲。別說跳傘了,如果問大伙有誰玩過蹦極,估計多數人都會搖頭。此前有網友稱,新兵跳傘有“三多”:登機前尿多,飛機上汗多,著陸后話多。心理素質不過硬,當傘兵沒戲。 總之,訓練有素且跳傘嫻熟的空降兵部隊,在各國都屬于鐵拳和刀鋒。美軍也不例外,其精銳特種部隊同樣重視傘降訓練,但人數太少。那么,美軍跳傘事故頻發,到底是哪些地方出了問題呢? 霸權主義反噬自己 通過對各方觀點的梳理,筆者歸納概括出三條原因: 第一,由于本土年輕人參軍意愿下降,深陷“招兵難”的美軍從2020年起不斷降低新兵體質要求,甚至默許吸食大麻的癮君子入伍,此舉帶來的隱患不可小覷。 第二,美軍信息化和機械化程度雖高,但也正因為過度依賴技術裝備,美軍普遍忽視體能訓練,變得“越來越重”。據美國《軍隊時報》2023年10月報道,高熱量飲食習慣加上缺乏鍛煉,近7成美軍現役人員體重超標,肥胖率高達21%。 第三,美軍素來有“指揮靠軍官,管理和訓練靠軍士”的傳統,但據美陸軍官網2021年7月披露,在對850多名負責新兵訓練的軍士調查后發現,前者平均每周工作超94小時,75%的人每晚睡眠不到5小時,并誘發一系列不良后果。試想,一個倦怠、抑郁、暴躁且士氣消沉的教官,又能帶出什么樣的兵? 以上種種,最終釀成了美軍訓練缺位、體能下滑,乃至不會跳傘的惡果。究其根本,則是由于美軍充當“世界警察”四處征伐,導致戰線太長,自身兵力捉襟見肘。而由此給美軍造成的巨大傷亡,更激起本國民眾日益高漲的厭戰情緒。 無奈之下,美軍只得通過減少訓練、濫竽充數和增加軍費、愈發依賴技術裝備的“飲鴆止渴”方式勉力維持。但只要美國繼續奉行霸權政策,這樣的惡性循環就注定難以打破。 |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2
2024-05-11
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