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資本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事關經濟金融安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為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設立的八家“人民法院證券期貨犯罪審判基地”之一,做了哪些嘗試?近日,上海一中院舉行證券期貨犯罪審判白皮書新聞發布會,發布4本審判白皮書,涉及內線交易類、虛假陳述類、操縱市場類證券期貨犯罪以及涉證券期貨類非法經營犯罪,向社會通報十年來該院證券期貨犯罪案件審理情況,同時發布15件典型案例,覆蓋當前證券期貨類犯罪主要類型。 白皮書顯示,十年來,上海一中院及轄區法院共審結證券期貨犯罪案件209件,案件呈現犯罪鏈條化特征明顯、犯罪手法不斷更新和犯罪技術性特征日益凸顯等特點。該院探索建立四大工作機制并取得一定成效,即專業審判團隊機制,著力提升審判專業化水平;適法統一機制,總結并推廣類案裁判規則;協作共建機制,與行政監管部門、行業協會聯動聯建;拓展治理工作機制,依法能動履職護航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針對該類案件反映的上市公司內控機制不健全、中介機構“看門人”職責失職缺位、行刑銜接機制有待完善等問題,上海一中院將通過進一步加強企業合規工作、加大懲治處罰力度和暢通行刑銜接機制等舉措,奮力推動新時代證券期貨犯罪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 來自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華東政法大學以及部分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的代表和媒體記者參加發布會。發布會后,與會人員圍繞“現階段如何強化合力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開展座談交流。(卜 玉) |
2024-05-21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19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