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科倫坡6月5日電 熱點問答|印度大選終落定 執政黨“成績單”為何低于預期 新華社記者陳冬書 伍岳 孫楠 歷時44天的“馬拉松式”印度大選當地時間5日凌晨塵埃落定。據印度選舉委員會當天公布的計票結果,執政黨印度人民黨(印人黨)主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已獲得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過半數席位,其中印人黨獲得240席,低于預期。輿論普遍認為,如無意外,莫迪將開啟第三任期。 此次大選選情如何?執政黨“成績單”為何低于預期?莫迪第三任期前景如何? 選情如何 今年印度選舉分7個階段進行,自4月19日開始,至6月1日結束。莫迪選前曾豪言“印人黨有望拿下370席”,而大選結果顯然不及莫迪和印度國內外的預期。 與往年相比,印人黨此次獲得的席位低于2014年的282席和2019年的303席,且未及超越半數的272席“分水嶺”。根據印度憲法,一個政黨若未能拿到半數席位則無法單獨組閣。依據今年選情,印人黨必須依靠其聯盟中至少3個政黨共同組閣。這是莫迪任期內印人黨首次面臨無法單獨組閣的局面。 大選中,反對黨聯盟印度國家發展包容性聯盟獲得的議席超過230個,高于絕大多數出口民調預測的少于150席。其中,最大反對黨印度國民大會黨(國大黨)獲得99席,較2019年的52席幾乎翻番。輿論認為,反對黨表現高于預期意味著其在印度政壇影響力上升。 印人黨為何優勢縮小 據印度媒體分析,莫迪任內推動的印度教民族主義在國內贏得不少支持,加之“印度制造”戰略一定程度上成功吸引外資并帶動經濟發展,這些因素都為印人黨打下選民基礎。 然而,這些“政績”依然難掩印度嚴峻的社會問題。據《印度時報》調查顯示,40.8%的人認為低就業率是莫迪執政10年來最突出的問題。另外,分別有31%和19.7%的人最擔心貧富差距和通貨膨脹問題。 印度經濟監測中心統計數據也表明,在莫迪的第二任期內,印度青年(20至34歲)失業率一直在上升。其中,20至24歲青年人的失業問題尤為突出,該年齡段失業率在2023年第四季度高達43.65%。 相比之下,反對黨聯盟則抓住了莫迪政府的“軟肋”。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副教授許娟表示,國大黨聚焦貧富差距、失業率、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的分化等現實問題,切中印人黨執政的薄弱環節,獲得印度婦女、青年、農民和少數宗教團體的支持。這雖然未能改變最終選舉結果,但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印人黨的優勢。 莫迪第三任期前景如何 分析認為,莫迪在即將開啟的第三任期中將面臨聯合組閣、就業困難、宗教矛盾等諸多挑戰。 分析人士表示,無法單獨組閣對印人黨來說是“一記重拳”。聯盟中的其他黨派可能憑借自身不可或缺的地位對印人黨“坐地起價”,并分享內閣部長的實權任命,造成多方位掣肘。印度政治可能會再次陷入“懸浮議會,議而不決”的治理困境。 印度媒體說,由于印度教民族主義盛行,國內弱勢宗教群體受到極大壓抑,印度教派矛盾或將激化。研究印度政治的美國喬治敦大學教授伊爾凡·努爾丁指出,印人黨競選過程中使用的反穆斯林言論將進一步損害印度在全球的聲譽。 此外,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表示,印度國內生產總值中約六成來自服務業,制造業占比不足兩成,“有增長、無就業”的經濟問題始終困擾印度,失業率居高不下,貧富分化嚴重。若莫迪第三任期內依然無法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那么所謂“人口紅利”將變成“人口負債”。 |
2024-06-05
2024-06-05
2024-06-05
2024-06-05
2024-06-05
2024-06-05
2024-06-05
2024-06-05
2024-06-05
2024-06-05
2024-06-05
2024-06-05
2024-06-05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