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6月28日電(記者帥才、阮周圍)6月28日是國際癲癇關愛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癲癇共病”。專家提醒,癲癇是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會突然間發作且病程長,既要關心癲癇發作的診治,也要重視癲癇的非發作癥狀診治。 湖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胡崇宇介紹,癲癇是多種原因導致的腦神經元高度同步化異常放電的臨床綜合征,發病原因包括遺傳因素、腦部疾病等。一些其他疾病易與癲癇共存,成為癲癇的“共患病”,其中偏頭痛、焦慮、抑郁、睡眠障礙、認知損害等較為常見。 “癲癇發作可能導致大腦神經的損傷。”胡崇宇告訴記者,一次癲癇大發作對大腦的損傷相當于溺水5分鐘,會導致腦細胞缺氧、死亡,這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記憶或認知功能受損。另外,有些抗癲癇藥物本身也會帶來副作用,如認知和記憶能力減退、嗜睡、過敏、體重變化、胃腸道反應等。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李學軍說,大部分癲癇患者在接受規范治療后,病情可以得到控制。對于藥物難以控制的難治性癲癇,可以通過外科手術等手段進行治療。 “癲癇給病患帶來的除了身體上的痛苦,還有很多心理上的傷害。”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李慶華說,由于癲癇發作時會出現各種不受控制的異常行為,患者會擔心發病后被人歧視,從而出現焦慮、抑郁癥狀,更為嚴重的還會出現驚恐障礙和社交障礙,從而拒絕社交。 “對于癲癇患者要綜合治療,對其身心健康要多關注。”胡崇宇建議患者在治療癲癇的同時,也尋求精神心理科醫生的幫助,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和心理干預等。(參與采寫:張維夏) |
2024-06-28
2024-06-28
2024-06-28
2024-06-28
2024-06-28
2024-06-28
2024-06-28
2024-06-28
2024-06-28
2024-06-28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