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26訊(本網記者 吳開興)6月26日,為期2天的“海峽情·松溪行”兩岸音樂文化交流活動在南平松溪縣圓滿落幕,來自海峽兩岸40多位青年音樂人參加了活動,活動主題為“以歌為橋、情牽兩岸、鄉音共話、融合發展”,讓海峽兩岸青年音樂人在松溪一同采風、研學、創作,共同譜寫出“松溪之美”的優秀歌曲。本次活動由共青團松溪縣委員會、松溪縣文旅局聯合主辦。 松溪縣位于閩浙交界處,武夷山脈東南側,古時沿河兩岸多喬松,有“百里松蔭碧長溪”之稱。 6月25日,“海峽情·松溪行”創作團隊一早就來到松溪縣萬前村百年蔗基地。萬前村的甘蔗種植始于1727年,品種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宿根蔗——百年蔗。六月正值百年蔗快速生長期,百年蔗園綠意盎然,創作團隊聽著講解員對百年蔗的傳奇故事描述,紛紛用手機拍照留念。 走出百年蔗基地,創作團隊加入松溪縣文旅局精心組織的萬前村徒步梅口埠全長5公里的健步走,感受這里的青山綠水和人文風情。一個臺灣青年音樂人說:“這里風景太獨特了,干凈唯美,但又感覺很厚重。” 自古為閩北與浙南交通要地的梅口埠,曾是閩北最繁榮的商品運輸碼頭之一。走進埠口,腳下光滑的鵝卵石路面聯通著村莊和碼頭,讓人聯想這里商賈云集,人煙鼎盛,繁華至極的過去。如今梅口埠已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吸引大量的游客前來打卡。 松溪版畫是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海峽情·松溪行”創作團隊到了松溪,不和版畫親密接觸一下,自然說不過去。在松溪版畫院,多數作品入選全國美術大展。青山綠水是松溪版畫家創作的資源,“明月松間照、風靜聽溪流”的意境在畫中展現了淋漓盡致,讓創作團隊觀摩中不斷點贊叫絕。 隨后便是體驗版畫環節,刀刻、涂色、印制……最后雖然作品不盡人意,但大家還是細心“打包”帶走。當天,創作團隊還參觀松溪非遺館、博物館,感受湛盧寶劍、九龍窯瓷器等松溪深厚人文。 松溪是中國茶業百強縣。現有茶山8.2萬畝,是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和全省最大的蒸青綠茶出口基地,自主選育的九龍大白茶,芽梢肥壯,白毫特多,備受專家學者青睞,獲評“九龍大白茶核心產區”。“茶”文化是海峽情·松溪行”創作團隊6月26日采風主題。他們到達茶平鄉萬畝茶園,在青山白云間,站在茶山上,如臨仙境。后到當地茶場參觀制茶工藝流程,還參加一場別開生面的茶文化交流活動。 兩天的松溪之行,最后的壓軸活動是一場音樂晚會。這是他們的舞臺,在松溪縣文化廣場,海峽兩岸音樂人輪番上場,用歌聲揮灑青春激情,吸引眾多觀眾駐足觀看,掌聲不斷。 松溪縣委副書記吳孔盛表示,松溪縣在打造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對臺合作的品牌,這次“海峽情·松溪行”兩岸音樂文化交流活動就是很好的舉措,真誠歡迎更多臺灣藝術家常來松溪、駐足松溪,多提寶貴建議,為奮力書寫松溪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注入強勁動力。 “海峽情·松溪行”兩岸音樂文化交流活動結束后,創作團隊收獲滿滿,一些青年音樂人表示將為松溪打造音樂作品,用歌聲傳遞美麗松溪。 |
2024-07-05
2024-07-05
2024-07-05
2024-07-05
2024-07-05
2024-07-05
2024-07-05
2024-07-05
2024-07-05
2024-07-05
2024-07-05
2024-07-05
2024-07-05
202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