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孟加拉國是南亞首個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國家。近年來,中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取得豐碩成果,為增進孟加拉國的民生福祉作出了貢獻。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走進孟加拉國,感受一下孟加拉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項目之一——由中國中鐵承建的帕德瑪大橋鐵路連接線項目。 帕德瑪河是孟加拉國最主要的河流之一,它自西向東將孟加拉國中西部地區分為南北兩部分,一邊是以首都達卡為中心的相對發達地區,另一邊則是貧窮落后的西南21個區。而想要過河,只能依靠輪渡。 在帕德瑪河上修建一座橋,是當地人多年來的夢想。2014年,中國中鐵從全球多家企業中脫穎而出,中標了這個項目。帕德瑪河河床里全部都是砂石和黏土,松軟不易受力,在這種地形上建橋,就跟在豆腐上插鋼筋一樣,難度極大,這也是很多國外企業放棄這個項目的原因之一。經過研究,中國工程師決定采用將鋼樁“斜插”入河床的做法來固定樁基。 中國中鐵孟加拉帕德瑪鐵路連接線項目經理史淵介紹:“為了把這個3米直徑、6公分厚的鋼管樁打入帕德瑪河的基層,我們使用的是全世界最大的打樁錘,全世界就三臺,全部都在我們這個項目進行施工。經過三四年的艱苦努力,完成了這部分工作,非常不容易。” 經過近8年建設,當初曾被多國工程師認為是“不可能建成”的帕德瑪大橋于2022年6月正式通車。 總臺央視記者張劍介紹:“全長7.7公里的帕德瑪大橋現在已經成了孟加拉國最具標志性的建筑。從它的外觀我們就能看出來,它是采用了一個雙層鋼桁梁結構,上層是一個四車道的公路,下層是一個單線的鐵路。它的建成也結束了孟加拉國南部21個區和首都達卡之間過去只能依靠輪渡往來的歷史,當地民眾也給它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作‘夢想之橋’。” 記者決定,開上汽車,親自走一走這座讓孟加拉國人引以為豪的大橋。 總臺央視記者張劍介紹:“我們現在正行駛在帕德瑪大橋上面,橋上的車還是挺多的,但是整體的交通非常通暢,過去依靠輪渡過河需要好幾個小時的時間,但是今天我們這個速度大概只要十多分鐘就能夠到對岸了。” 據孟加拉國官方統計,這兩年來大橋總通車數量達1233萬輛,光是過橋費營收一項就超過163億塔卡。過了橋后,一路南行,我們來到了當地的一個小村莊——巴切爾村。聽說我們是從中國來的,當地村民熱情地接待了我們,而當聊到帕德瑪大橋時,他們都贊不絕口。 巴切爾村村民迪普稱:“過去在村子里,如果你病了,那完蛋了。你只能去達卡看病,路上要很長時間。有時候人就這樣死了,來不及。現在不一樣了,我們隨時能過去達卡,很輕松。” 巴切爾村村民利普表示:“現在所有人都會用到這座橋,只要45分鐘就到達卡,去一趟再回來,總共也就一個半小時。” 帕德瑪大橋鐵路連接線項目的建設還給當地帶來了很多就業機會。利普和迪普兩兄弟現在就在這個項目上班,家里人都為他們感到自豪。巴切爾村的村長告訴我們,中國企業不僅為村子提供了約500個就業崗位,還拉動了當地商業的發展。 巴切爾村村長德爾瓦稱:“我們村子里六成人都經商,現在最多一兩個小時就能到達卡,送貨什么的特別方便。而且項目也成了一個旅游勝地,許多人過來游玩。” 目前,帕德瑪大橋鐵路連接線項目已經通過全線軌道竣工試驗,項目通車后,將極大提升孟加拉國東西部客貨運輸能力,預計直接受益人口將達8000萬,直接拉動孟加拉國經濟增長1.5%。 孟加拉國鐵路局孟鐵項目業主項目經理阿夫扎爾·侯賽因表示:“中國的施工方經驗豐富,他們可以接受任何挑戰,并且克服一切難題,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在大型項目上選擇中國。我們支持并贊賞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
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