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7月8日發表題為《北約在華盛頓的生日聚會正值黯淡時刻》的文章,指出與會成員國領導人名單反映出大西洋兩岸正值一段不安與動蕩時期。美聯社報道,雖然北約的規模空前龐大,但它同時也面臨來自聯盟內外有可能關乎其存亡的威脅。 美聯社稱,北約的歐洲盟友們正面臨極右翼崛起的問題,這威脅到了二戰后安全與穩定的基石?!堵迳即墪r報》稱,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的復雜結果使法國總統馬克龍的中間派力量受到削弱,馬克龍的政府在政治上面臨不確定性。英國新首相斯塔默所在的工黨剛剛在大選中大勝,但他還沒有在世界舞臺上經受考驗。上個月,德國總理朔爾茨收到了不受歡迎的警告,一度被視為邊緣極右翼的政黨在德國的歐洲議會選舉中輕松名列第二位。而荷蘭前首相呂特也只能被任命為下一任北約秘書長,因為他領導多年的荷蘭政府現已掌握在極右翼政黨手中。美聯社稱,北約是脆弱的,它必須在取得意見一致的共識后才能制定政策,而各國的政治動蕩將阻礙北約未來的決策。 近幾年,新冠疫情、烏克蘭危機等使本就發展緩慢的歐洲經濟雪上加霜,移民、安全等問題也空前嚴峻,歐洲選民對執政黨的不滿和要求變革的意愿越來越強烈。從歐洲議會選舉結果看,法國、德國、比利時、奧地利、意大利等多個歐盟國家的極右翼政黨得票率或處于領先、或強勢崛起,對歐洲一體化產生一定程度的阻礙和破壞。有分析指出,持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立場的右翼或極右翼政黨借物價上漲以及民眾對移民、綠色轉型成本和俄烏沖突的擔憂成功擴大了票倉。不是說極右翼政黨一定比主流政黨做得更好,只不過面對內外危機,當前的歐洲主流政黨無力解決民眾關切的一些問題,民眾更期待變革。 目前,俄烏沖突已持續兩年多,受對俄制裁反噬,歐洲承受了能源危機、經濟衰退等諸多壓力。多國此前爆發反戰游行,民眾要求歐洲遠離北約,并打出“歐洲不應盲目追隨美國”“美國為自己利益而操控世界”等標語,呼吁和平解決沖突。 |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