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湖南華容7月11日電 題:譜寫洞庭湖畔的雙擁新篇章——軍隊救援力量參與湖南岳陽防汛救災搶險中的愛民擁軍故事 新華社記者黎云、李秉宣、劉一諾 面前是洪水,身后是百姓。 洞庭湖畔,回望防汛救災搶險的日日夜夜,處處都有人民子弟兵一心為人民的動人場景。 在華容縣團洲鄉團北村,3位老人被困在民房中,其中1位已90歲高齡。因為水位上漲,幾十條蛇逃出洞穴,聚攏在民房唯一的逃生出口處。 “相信我們,一定會把大家救出去。”乘沖鋒舟抵達現場后,華容縣人武部保障科科長魏偉邊安撫老人情緒,邊用棍子把蛇一條條挑開,幾經周折才把3位老人背了出來。 大堤決口以后,救援民兵在淹沒區逐家逐戶拉網排查,連續奮戰30多個小時,直到確認所有群眾安全轉移。 大壩上的民兵執勤點,5只黑山羊已經拴了幾天,民兵們正通過當地媒體尋找它們的主人。“這是我們從洪水中救起的,其中一只肚子里還懷著小羊羔。”參與救援的基干民兵曾帥說,由于山羊“拒絕”登上沖鋒舟,反復幾次才把它們全部轉移。“老百姓養幾只羊不容易,洪水退了日子還得過下去。”他說。 在華容縣職業中專、狀元湖實驗學校、實驗小學、章華學校4個安置點,數千名轉移群眾在這里臨時安家。68歲的團北村村民肖菊香搖著蒲扇,回憶起那個驚慌失措的夜晚。 “氣氛真的很緊張,我很害怕。”回憶起當時情形,肖菊香說手機沒了電、喊人喊不到,完全沒了主見,“后來來了一隊武警官兵,我心里馬上踏實了。” 岳陽支隊官兵將鄉親們運送至安全的場所,又把自己的礦泉水、八寶粥塞給了他們,就立即趕赴下一個任務。 在團洲垸大堤上,武警湖南總隊醫院野戰醫療隊搭建起臨時醫療點,為搶險人員發放預防熱射病、傷口感染和蚊蟲疫病的防治科普手冊和藥品。 武警湖南總隊、陸軍某旅分別派出醫療小分隊連續輾轉平江縣、汨羅市、岳陽縣等地,為任務官兵、民兵和群眾提供醫療服務,發放藥品70余品類4300余盒。 陸軍某旅抵達任務區后,放下被裝就上了大堤,24小時駐守在堤上。為減輕群眾巡查排險的負擔,10多名女兵也被編組到了一線。頂著烈日,彎著腰,默念著巡堤要點,女兵們同與自己父母一般年紀的鄉親們一起,仔細檢查著堤上每一處可疑痕跡。一天下來,迷彩服濕了又干,反復幾次。 女兵陳紫依家住岳陽市岳陽樓區,任務點位離家只有數十公里。“沒想到以這種方式回到家鄉”,她說,“也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穿著軍裝保護家鄉”。 軍愛民、民擁軍。人民子弟兵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岳陽市各界群眾的愛戴。 岳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緊急籌措了2萬瓶飲料、5千件內衣褲、2萬斤西瓜等物資,連夜分發至一線官兵手中。“近些天來持續高溫,我們不能讓官兵們倒下。”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李力之說。 在君山區錢糧湖鎮,20余名村民推著三輪車來到錢團間堤,將10大桶綠豆粥和豆腐腦送到官兵們手中。 “他們真的太辛苦了,都那么年輕。”村民吳娟說,我們應該力所能及地做點事。 洪水不退,子弟兵不退。 團洲垸洞庭湖大堤決口已成功封堵,但后續防汛任務依舊繁重。八百里洞庭又一次見證了,災難面前,人民子弟兵永遠值得信任,軍民團結的長城永遠摧不垮。 |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