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7月14日電 題:浦東引領區建設交三周年“答卷” 加快改革試點“苗圃變森林” 新華社記者何欣榮、楊有宗 上海市浦東新區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迎來三周年。浦東新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年來,引領區建設有力推進,在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開拓性創新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為浦東引領區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堅持首創性改革,浦東新區依托綜合改革試點,在要素市場化改革、科技創新體系、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形成一批改革試點成果。截至今年6月中旬,《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明確的139條改革任務中已落地67條,占比近50%。 比如,在市場準入方面,浦東首創的“一業一證”改革已發放1萬余張行業綜合許可證,企業憑一張許可證即可走遍全國。確保改革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浦東累計出臺“融資租賃”“標準化創新發展”等浦東新區法規18部,為引領區建設“保駕護航”。 擴大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是浦東引領區建設的重要使命。過去三年,浦東率先開展重點行業再制造產品進口試點,沃爾沃建筑設備(中國)有限公司成為全國首家成功開展此項試點的企業。發揮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優勢,全國首家外資獨資券商、首批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等一批外資項目先后在浦東落戶。航運服務領域,中國首單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液化天然氣加注業務在上海洋山港實施。 前不久,太平船務(中國)有限公司“永城號”貨輪搭載20個集裝箱的柏木原木,從洋山港以“沿海捎帶”模式中轉至青島港。太平船務成為繼馬士基、達飛之后第三家開展該業務的外資班輪公司。太平船務采購部總經理張永杰說:“采用‘沿海捎帶’模式,貨物在途時間平均減少7天至20天,為企業優化航線網絡布局、降低綜合物流成本提供更多便利。”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浦東引領區建設的必由之路。三年來,浦東加快集聚戰略科技力量,張江實驗室研發大樓、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李政道研究所投入啟用。硬核科創成果不斷涌現,C919大飛機正式開啟商業載客,全球最大江海聯運型液化天然氣船簽字交付,浦東企業研發的中國首款CAR-T細胞治療產品獲批上市并實現量產。 今年5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浦東藥企倍而達藥業有限公司申報的一類創新藥甲磺酸瑞齊替尼膠囊上市。“依托浦東的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試點,我們可以說是‘多快好省’地做成了一款創新藥,下一步將積極推動新藥進入醫院,惠及更多患者。”倍而達藥業副總裁胡學勤說。 浦東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全面對照加快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工作要求,統籌推進引領區、自貿試驗區、綜合改革試點等戰略,加快推動一批重大政策和制度創新落地落細,推動改革試點“苗圃變森林”。 |
2024-07-15
2024-07-15
2024-07-14
2024-07-14
2024-07-14
2024-07-14
2024-07-14
2024-07-14
2024-07-14
2024-07-14
2024-07-14
2024-07-14
2024-07-14
2024-07-14
202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