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對持續做好居民醫保籌資、鞏固提升醫療保障待遇水平等工作做出安排。 為積極適應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增長、醫療消費水平持續提升的形勢,鞏固提高居民醫保待遇水平,《通知》明確,2024年各級財政繼續加大對居民醫保參保繳費補助力度,同時居民個人繳費增幅適當降低,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分別較上年增加30元和20元,每人每年分別不低于670元和400元。這是自2016年以來個人繳費新增標準首次低于財政補助標準。在人均預期壽命不斷增長、醫療消費水平持續提升的背景下,合理提高個人繳費和財政補助標準是鞏固提升待遇水平和確保制度平穩運行的客觀需要。此外,《通知》還要求同步優化大病保險籌資結構,強調各級財政補助按規定及時足額撥付到位,不得擠占、挪用。 在居民醫保待遇保障方面,為切實增強群眾參保獲得感,《通知》明確要求穩步提升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增強大病保險精準保障能力、加強居民醫保生育醫療費用保障。一是繼續鞏固住院待遇水平,穩步提升門診保障水平,全面推動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政策落地落實。二是合理確定大病保險起付標準、報銷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大病患者高額醫療費用精準保障。三是將產前檢查費用納入門診保障,合理提高住院分娩生育醫療費用保障水平。《通知》特別強調推動制度政策規范統一,要求各省組織開展醫療保障待遇清單三年行動方案“回頭看”,積極穩妥推動基本醫保省級統籌,按照國家明確的方向探索連續參保激勵約束措施,同時逐步統一集中征繳期。 為扎實做好過渡期后半程鞏固醫保脫貧攻堅成果工作,《通知》要求抓好醫保綜合幫扶政策落實,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做好農村低收入人口和脫貧人口參保工作,確保兩類人員參保率不低于99%。一是按規定落實好醫療救助分類資助參保政策,有條件的地區可適度提高定額資助標準,結合實際情況加大傾斜救助力度。二是常態化開展高額醫療費用負擔患者監測預警,進一步強化信息共享和部門間工作協同,積極引導慈善等社會力量參與救助保障。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對居民醫保連續參保人員和零報銷人員的大病保險待遇激勵機制。《通知》要求各省,按照國家明確的方向對連續參保人員設置相應的激勵措施并嚴格執行。 連續參保激勵,即連續參保滿4年,之后每連續參保1年,可以享受連續參保激勵,按照規定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零報銷激勵,即當年基金零報銷,次年可享受激勵,按規定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兩項措施獨立設置,均自2025年起執行,符合激勵條件的,均提高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每次提高均不低于1000元,大大高于個人繳費的400元。如果當年發生了大病報銷并使用零報銷獎勵額度,雖然第二年重新計算零報銷激勵額度,但不影響連續參保激勵。對于連續參保激勵,即使居民參保人斷保,雖然連續參保年數重新計算,但連續參保激勵額度一直保留。 |
2024-08-26
2024-08-26
2024-08-26
2024-08-26
2024-08-26
2024-08-26
2024-08-26
2024-08-26
2024-08-26
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