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記者薛巖)8月28日上午,一輛廂式貨車完成檢查工作后,緩緩駛入北京中關村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中關村綜保區”)的智能通道。隨著智能監管設備迅速識別車輛信息,中關村綜保區的首票貨物完成入區業務,這標志著全國首個以“研發創新”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正式運行。 中關村綜保區位于海淀區溫泉鎮,于2023年5月23日正式獲國務院批復設立,規劃面積0.4平方公里,總建筑規模94.35萬平方米。 “智能”是中關村綜保區的核心底色。“北京海關采用‘以嵌入式聯網監管為核心,非必要無阻斷’的創新監管模式,在進一步提升海關監管效能的同時,為企業提供更多便利,切實增強企業獲得感。”北京海關所屬中關村海關關長陳平介紹。 在新模式下,首票貨物入區僅耗時數秒,且載貨車輛入區環節全程無阻斷、中途未停車,極大提升了通關時效。同時,中關村綜保區還精準適配集成電路、醫藥健康等產業特點,在區內設置了超潔凈查驗平臺和特殊物品查驗平臺,為有潔凈度、溫度等儲存環境要求的貨物提供專門查驗場地,在進一步提升監管服務水平的同時,有效降低企業通關成本。 記者了解到,中關村綜保區產業空間66萬平方米,90%空間用于科技研發。在產業功能方面,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構建“2+2+N”保稅業務譜系,以集成電路和醫藥健康為核心,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務為重點,拓展保稅維修檢測、跨境電商、融資租賃等N個保稅服務業態。 截至8月28日,區內已有烯谷科技、格瑞賽生物、索英智儲等3家企業完成海關資質備案,成為首批入駐北京中關村綜合保稅區的企業。 北京海關副關長、黨委委員馮斌介紹,中關村綜保區正式運營后,將持續發揮政策優勢,通過培育“保稅+”新業態,聚焦創新業態,鼓勵區內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強化區內外產業聯動,持續釋放國家級開放平臺帶動效應,促進多元化新興業態發展。 |
2024-09-03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