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重慶鐵路口岸整車作業現場,一輛輛德國進口汽車整齊排列停放,檢測后將被交付給各區域經銷商,送到客戶手里。旁邊,“重慶造”汽車蓄勢待發,將發往歐洲。 “從歐洲進口的汽車,經中歐班列抵達重慶只需14-18天,比海運快得多。”重慶泛歐鐵路口岸經營管理公司工作人員羅鑫介紹,不只是汽車,從重慶鐵路口岸進出口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汽車配件、機電產品等商品占比逐漸上升。 旁邊不遠處是陸海新通道無水港。在運營調度中心內,超大屏幕上實時顯示最新貿易數字。 “無水港是沒有水的港口,是海港在內陸的延伸,我們可以像海港一樣開展報關、簽發提單等業務,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為他們提供便利。”陸海新通道運營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重慶和西部的水果、礦物、工業制品在這里集結,通過陸海新通道抵達全球各地。 西部陸海新通道開通5年來,通道目的地從全球166個港口拓展到523個港口,成為縱貫我國西南地區穩定的黃金物流通道,為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有力支撐。 重慶鐵路口岸和陸海新通道無水港均坐落于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園區開通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渝滿俄、渝甬四向國際班列開行線路62條,陸上聯通近40個國家的110個城市,海上輻射124個國家的523個港口。今年上半年,四向班列共開行2596列,運輸箱量18.6萬標箱,貨值501億元。 物流暢,經貿旺,園區持續發展整車、醫藥、冷鏈等特色臨鐵產業集群,截至2023年底,引進企業超5400家,產值超1300億元,正從內陸走向開放前沿。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重慶頻道 朱俊杰 劉新吾 |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