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潔明亮的街區、青石鋪就的道路、枝繁葉茂的黃葛樹、現代化的社區食堂……9月23日,記者走進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零距離感受老舊小區蝶變的魅力。 踏入社區會客廳,時光一下子回到從前。污水橫流、管道老舊、房屋頹敗……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記錄著這個老舊社區曾經的景象。“作為全國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區),九龍坡區于2021年11月啟動民主村片區城市更新項目。”項目建設方九龍城市更新公司工作人員湯皓雅說,“自此,民主村的居民迎來了重塑的新家園?!?/p> “社區通過居民提議—群眾商議—社區復議—專業審議—最終決議的工作機制,邀請規劃師、建筑師、工程師‘三師’進社區,為民主村把脈問診,最大程度回應老街坊對自己家園的更新訴求。”九龍坡區住建委副主任蘇彥西說。 作為原重慶建設廠的配套家屬區,民主村有著突出的文化特色。“我們對建設廠都很有感情,最在意的是改造后有沒有建設廠的符號。這個社區會客廳,就在我們的要求下保留了紅磚樓老墻體。”一出社區會客廳門口,遇到正在散步的社區居民張謀誠,“還有電影院坡坡、戲水河溝、游園壩壩……這些兒時的回憶都為我們留了下來”。改造項目提煉運用建設廠歷史變遷中的“西遷”“援建”“復興”等文化元素,在全面提升社區功能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了社區原有風貌。 改造的效果很快凸顯。樓棟進行了加固和刷新,飛天管線都下了地,回家的路變得平整亮堂,停車位大幅增加,智慧設備處處可見……據了解,改造更新項目與毗鄰社區一體設計、整體打造,保留建筑31.6萬平方米,改造11萬平方米,拆除危房4.3萬平方米,提升配套環境9萬平方米。目前,一期項目已于2023年4月開街,新引進和原有商戶超300家,帶動就業500余人。 城市更新,更新的不只是環境,也是生活品質。走進民主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樓,數字化平臺讓人眼前一亮?!霸粕厦裰鞔濉逼脚_是民主村基層治理的指揮中心,充分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為社區居民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借助該系統,居民通過手機端App、小程序實名認證,即可訪問系統數據,了解社區整體情況,也可預約家政、養老、托育、醫療等服務,由系統智能分配到相關企業、單位或人員,即時啟動響應程序,讓居民足不出戶辦理大小事務?!泵裰鞔迳鐓^黨委書記伍成莉說。 針對社區老年人口多的特點,民主村還建起了社區食堂。500平方米的面積,可同時為100人提供用餐。在18元自助套餐的基礎上,社區食堂還給予老年群體一定補貼,社區60歲以上的困難、失能、失獨老人最低2元就能吃到,80歲以上的困難、失獨、失能老人則全部免費。自去年4月營運以來,社區食堂為24萬余人次居民提供助餐服務,其中老年人助餐6.9萬人次。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重慶頻道 段宗寶 王欣悅 |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