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藝術之路:林風眠與吳冠中繪畫作品展”日前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展覽以140余幅繪畫作品,展現林風眠、吳冠中兩位藝術巨匠對中國繪畫現代化道路的探索與開拓。 以林風眠和吳冠中為代表探索的中國現代藝術道路,走過了百年。它向我們展現了這樣的景象:中國現代藝術在吸收和借鑒西方藝術的同時,并沒有忘記東方,沒有忘記其已有的文化傳統。這種守望東方的視線是個人情懷和興趣所致,帶有強烈的探索性和創造性,成為新藝術生長的基礎。 林風眠是中國現代新藝術的開創者和領頭人。他年輕時留學法國巴黎,接受西方繪畫的嚴格訓練,同時也感受到東方藝術寧靜悠遠的美。當他看到博物館中陳列的中國瓷器時,被那細致光潔的肌理、簡約流暢的線條和優美雅致的形象所打動。他對其他中國民間藝術也有極大的興趣……這些為他打開了一扇大門,讓他看見一條擁有無限可能性的創作之路。 他將陶瓷表面晶瑩的光澤感呈現于畫面,用流利的細線條描畫人物,他畫里的少女圣潔而有靈氣,身兼東西方古典人物的理想之美。他畫夕陽下的原野樹木、暮靄中的蔥綠竹林,在顯示生命蓬勃之力的同時,也蘊含著悠遠沉厚的寧靜之美。他靜物畫中的鮮花、水果、盤子、水瓶,戲劇人物畫中的服飾、化妝、燈光、道具,在主觀線、色、形的重組中,呈現一種時空交錯疊加的形態,詮釋了現代藝術之美的要義……在評價林風眠用一生探求而得的成就時,他的學生席德進說:“將來中國的美術史一定會這樣寫:‘林風眠以前的中國畫,和林風眠以后的中國畫’。” 吳冠中是林風眠的學生,他的藝術探索之路發端于法國留學時期。他用流暢的線條描繪巴黎近郊的景色,這種風韻讓當下觀眾看了也覺得優雅而有現代風格。他回國后開始畫風景人物,并嘗試用表現性手法創造藝術。之后,他又在表現風格和抽象風格之間自由切換,畫出更為強調主觀感受的作品。但總體上看,始終有一條主線引導他藝術的方向,那就是他的“風箏不斷線”觀念。 何為“風箏不斷線”?就是藝術與生活的聯系。繪畫創作的形象來源和意象的產生、點線面的組合、色彩結構圖形的變換等,都與人的經驗世界關聯。從吳冠中的作品看,他畫的山川大地,強調線與色的節奏,如彈奏著的活潑舞曲,讓人感到春天到來之際的歡欣鼓舞。他畫的白墻黑瓦,干凈利落如天空中飛鳥的劃痕,讓人如置身于夢幻般晶瑩世界之中,一切皆空明剔透。他畫的漁船、山崖峭壁,將眼前景物和遠處景物互換疊置,仿佛比寫實更符合心理現實……吳冠中將生活中的所見詩意化,將日常題材非常化,很像古人對待生活的態度。所以他的“風箏不斷線”不是刻板地描摹生活,而是在自由創造中吸收生活的養分。他用水墨的方法解決油畫的“中國氣派”難題;用油畫的方法解決水墨的“現代轉型”難題。這種“水陸兼程”的雙向實驗使吳冠中的藝術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取得巨大成就。 探索中國現代藝術之路,回應百年社會轉型呼聲,這是林風眠和吳冠中所代表的幾代藝術家的使命。他們的個性、氣質、天賦、背景不同,所選擇的藝術探索路徑也各有側重。但他們殊途同歸,以創造的激情共同譜寫了現代中國藝術的光輝篇章。 (作者系“現代藝術之路:林風眠與吳冠中繪畫作品展”策展人) |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6
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