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紐約9月26日電(記者夏林)美國總統選舉投票程序將于11月5日舉行。近期多項民調顯示,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支持率差距依然沒有拉開。照此趨勢,決定總統選舉結果的關鍵因素或將只是少數關鍵“搖擺州”的一小部分選民。鑒于當前美國社會極度撕裂,對立雙方分歧巨大,美國輿論對明年年初政權能否和平交接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看點一:很“膠著” 隨著美國總統選舉競選進入沖刺階段,選戰“大戲”不斷上演: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哈里斯10日在首場電視辯論中的表現獲一眾主流媒體齊聲叫好;僅5天后,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逃過第二次遇刺,再次搶下頭條。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一篇分析文章指出,此次總統選舉將是本世紀以來、甚至60年來最勢均力敵的對決,任何一個方向的微小變化都可能導致天差地別的結果。雖然美國輿論普遍認定哈里斯在首辯中以壓倒性優勢打敗特朗普,但哈里斯在全國性民調中對特朗普的領先優勢依然不明顯。 綜合多項民調結果,哈里斯的支持率平均領先三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勝局“遠遠未穩”。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一篇報道指出,當前選情表明兩人都有可能獲勝。哈里斯支持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隨著美聯儲降息、燃油價格調低,認為經濟形勢不錯的選民比例有所擴大,哈里斯在辯論中的表現也為她帶來“凈加分”。 全國廣播公司一項民調顯示,哈里斯首辯后支持率小幅領先特朗普,得益于獲得18歲至34歲年輕選民、女性選民和非洲裔選民的支持。不過,哈里斯在拉美裔選民、65歲以上老年選民以及獨立選民等關鍵群體中所獲支持,與未退選前的現總統拜登持平。 今年總統競選啟動以來,兩黨候選人一直保持“均勢”,選民似乎都已“被鎖定”。包括拜登在內,從未有哪名候選人能在全國性民調中領先對手至少五個百分點。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說法,這種情形“相當罕見,值得關注”。之前60年的每個總統競選周期,總有候選人能將至少五個百分點的優勢保持至少三周。 輿論認為,兩名候選人民調結果“膠著”的一個可能原因是,選民對哈里斯與特朗普政策主張的接受度非常相近。美國公共事務研究中心9月19日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約八成選民認為經濟是決定他們支持哪名總統候選人的最關鍵議題,而認為特朗普或哈里斯能更好處理經濟事務的選民比例均為四成左右。 看點二:很“搖擺” 美國總統選舉實行“選舉人團”制間接選舉制度。選舉人團由代表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538名選舉人組成。候選人獲270張或以上選舉人票即可當選總統。除緬因、內布拉斯加,其他48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實行“贏家通吃”制度,即獲得選民票數最多者贏得所有選舉人票。而“搖擺州”的選民投票結果,往往可決定大選的結果。 被視為今年總統選舉決勝關鍵的“搖擺州”包括:賓夕法尼亞、佐治亞、北卡羅來納、密歇根、亞利桑那、威斯康星和內華達。兩名候選人目前在上述各州選情膠著。政治新聞和民調網站“明晰政治”的民調均值顯示,截至9月22日,哈里斯與特朗普在這七個“搖擺州”打成平手,支持率均為47.7%。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估算,除了“搖擺州”及內布拉斯加州國會第二選區選舉人票歸屬待定,哈里斯已基本鎖定225張選舉人票,特朗普基本鎖定219張票。七個“搖擺州”選舉人票合計93張,其中賓夕法尼亞19張,佐治亞、北卡羅來納各16張,密歇根15張,亞利桑那11張,威斯康星10張,內華達6張。 對哈里斯而言,如果拿下北卡羅來納、賓夕法尼亞和佐治亞三州,其選舉人票將達到276張;如果拿下其目前保持微弱優勢的“鐵銹帶”三州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威斯康星,以及內布拉斯加州國會第二選區,則恰好能湊夠270張選舉人票。 對特朗普而言,如果能像2016年和2020年兩屆大選那樣保住北卡羅來納州,那么只需拿下賓夕法尼亞和佐治亞兩州,即可獲得270張選舉人票;如果丟掉這三州中的任何一州,則需至少再贏下另外兩個“搖擺州”。特別是,如果丟掉賓夕法尼亞州,特朗普即便拿下威斯康星、內華達兩州,或亞利桑那、內華達兩州,也可能湊不夠270張選舉人票。 這正是特朗普陣營在賓夕法尼亞、佐治亞兩州瘋狂砸錢“下注”的原因,也是哈里斯陣營要全力爭奪這兩州的主要原因。 看點三:很“撕裂” 美國總統選舉的撕裂與混亂不僅反映在兩黨候選人支持率極度膠著,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政客立場、社會民意甚至是家庭內部的深刻分歧。 哈里斯“接棒”拜登參加競選似乎讓兩黨傳統建制派、特別是已被特朗普邊緣化的共和黨傳統建制派看到希望。哈里斯在首辯中搬出上百名特朗普政府官員給自己“背書”的事實,以此來痛戳特朗普的短板。共和黨“大佬”、前副總統切尼對哈里斯的“背書”更被民主黨人視為“重磅”支持。 不過,民主黨陣營亦難言穩定,“變節”情況時有發生。比如,出身民主黨名門、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的小羅伯特·肯尼迪宣布暫停競選,轉而支持特朗普。獨立人士在大選中一般起“分票引流”作用。小肯尼迪宣布參選之初,便有人推斷其參選利好特朗普。 隨著選舉投票臨近,因“支持哪名候選人”而引發親友爭執、家庭矛盾的報道不時見諸報端。甚至在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蒂姆·沃爾茲家族內,也有特朗普的“鐵粉”,包括沃爾茲的親哥哥。哈里斯陣營競選官員承認,在農業區和中西部“搖擺州”,民主黨“可能丟掉不少堂表親”的支持。 深刻的民意撕裂已引發美國輿論對今年總統選舉后國家政局穩定的擔憂。有獨立組織所做調查報告顯示,如果對方政黨的總統候選人勝選,46%的共和黨人與27%的民主黨人將視選舉結果“非法”,14%的共和黨人與11%的民主黨人表示會采取必要行動,推翻大選結果。 在獨立組織任職的伊麗莎白·安德森說,上述調查結果“讓人震驚”,意味著大約三分之一美國人可能不接受己方候選人敗選的結果、進而導致“大選后爆發沖突”的潛在后果。民眾對選舉進程的不信任將成為“大選警鐘”。 |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