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選舉,不看細節,只聽口號?美國政壇奇觀之“承諾還是忽悠”。 每逢總統選舉,美國兩黨候選人都會竭力向選民兜售自己的競選主張,拋出一堆經濟承諾,可謂“氛圍感”拉滿,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迎合“選民情緒” 眼下選戰正酣,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和特朗普分別向選民描繪了各自的經濟“藍圖”。 哈里斯打起“民生牌”,聲稱要給中產減稅、給富人加稅。特朗普繼續談“讓美國再次偉大”,強調為公司減稅和加征關稅。 雖然兩人政策主張各異,表面上看體現出各自的黨派理念,但實際上,不過都是迎合“選民情緒”撈選票的策略。 美國進步中心負責人表示,人們投票時不看政策細節,過去200年的每一次選舉都是一場“氛圍選舉”。 無法兌現的承諾 針對哈里斯和特朗普迄今作出的種種承諾,美國經濟學家德斯蒙德·拉赫曼指出,這些競選承諾只會加劇美國的公共財政問題,并沒有考慮怎么減少預算赤字。 對于哈里斯的“民生牌”,有評論認為,這將加重美國債務危機,對本已靠舉債度日的聯邦政府來說如同“畫餅充饑”,而且其多數政策均需國會配合,落地難度大。 對于特朗普的關稅計劃,美國進步行動基金中心研究顯示,其相當于讓每戶中產家庭多交3900美元的稅。輿論普遍認為,關稅壁壘會增加制造成本,削弱美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可能演變為經濟災難。 美國政客們不切實際的競選承諾,當時把“氛圍感”拉得滿滿,但事后證明不過是在“畫大餅”,開“空頭支票”,根本無法兌現,或許也不用兌現。(記者:杜白羽、歐陽為;視頻:林淑婷、王博) 白羽工作室出品 |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
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