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30日電 題:新華網財經觀察丨民宿困惑調查 “十一”長假將至,民宿進入了預訂高峰期。 途家民宿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平臺“十一”假期熱門城市民宿預訂量同比去年小幅上漲。 此前有媒體報道,持續多年的“民宿熱”近年來有所下降,部分民宿客流稀少,即使在暑期、小長假等傳統旺季也未呈旺勢。 當前民宿行業發展究竟如何?消費者對民宿的熱情還在嗎? 民宿主的冷熱“兩重天” “馬上就‘十一’假期了,我們總共13間房,現在只訂出去一半。”張家界某民宿主理人無奈地說,“過去遇到假期我們這基本都滿房,如果不提前很難訂上。” 遠在千里之外的付敏卻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付敏經營的民宿位于云南西雙版納,為迎接假期到來,她忙得不可開交。 “今年國慶16間客房已全部預訂滿,價格比平時上浮40%”,付敏說,“在我們這兒不同檔次的民宿,生意差別還是很大的。”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之所以造成如此局面,與民宿發展不均衡有關。 近年來,隨著旅游業迎來復蘇,民宿企業注冊量再度走高。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4年前8個月,我國民宿相關企業全年注冊量達6.97萬家,同比增加18.11%。 但從地域分布看,截至目前,新增民宿企業超過100家的地區有179個,其中14個地區新增民宿數量是近五年最高注冊量的2-3倍,有2個地區新增數量是近五年最高注冊量的3-5倍。 “民宿行業愛扎堆,哪賺錢就愛去哪。”杭州民宿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夏雨清說。 在浙江仙居,民宿從業者逐年遞增,“但這里本身的客流量并不足以支撐民宿的入住率”,行簡居易民宿主理人小吳告訴記者。 《2024年中國民宿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在一些熱門旅游景區,如麗江、大理、莫干山等地,民宿數量的增長速度遠超實際游客增長需求。 “民宿多,競爭對手多,如果沒有過人之處,要想實現高增長很難”,中國飯店協會文旅(民宿)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聶劍平表示。 上述報告顯示,自2020年以來,民宿行業進一步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除傳統鄉村民宿外,城市民宿、度假型民宿等新興業態也逐漸占據市場份額,形成了較為多元的行業生態。 盡管統稱為民宿,但從服務、定位上都有很大不同,價格也從幾十元到數千元不等。 這也造成了游客對于民宿體驗感各不相同。“就像你去住酒店,五星級和經濟型體驗肯定不一樣的。”夏雨清認為,在不同季節、天氣去到同一個民宿,也會有不同體驗。 選民宿為何成了“開盲盒” “照片拍得好,入住體驗差”,部分民宿貨不對版近年來廣為消費者詬病,網友戲稱“選民宿如同‘開盲盒’”。 “試錯成本太高了,一不小心踩雷,旅游的心情都沒了。”游客閆女士對記者表示,現在出門更愿意選標準化的酒店,只為圖個安心。 有業內人士表示,“經營管理不規范是民宿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民宿‘盲盒化’的重要成因。” 由于民宿市場準入門檻較低,大部分民宿是由個人房東經營,缺乏專業化培訓,整體管理能力不足。企查查數據顯示,個體工商戶在民宿總量中占比約為80%。 “在一些偏遠鄉村,多數從業者就是當地村民,缺少專業培訓技能。”聶劍平表示,“整體管理要求低,的確存在非標的情況。” 提升民宿的規范化管理,是消費者的普遍訴求。 “民宿整體體量不大,收入有限,經營者如果想像連鎖酒店一樣做到標準化,需要大量資金支撐,這對大部分民宿主來說有難度。”聶劍平說,“即便如此,想要長遠健康發展,行業規范化這條路一定要走。” 針對消費者關心的“幽靈地址”“退單漲價”“隱私安全”等問題,有民宿平臺依據房東房源違約、漲價等情況,升級房東體系,將誠信分納入評級,不合格房源將永久下線。 為解決民宿“照騙”問題,有平臺設置了“民宿去濾鏡師”職位,派專人實地驗真,以確保民宿實況與描述相符。 今年2月,《民宿管家國家職業標準(2024年版)》正式出臺,分別從接待服務、住宿與餐飲服務、體驗服務、市場營銷等方面對民宿管家提出具體要求。有業內人士分析,這不僅讓民宿管家這個新職業更加規范化,也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 “這幾年民宿行業正在向著規范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希望通過標準化的建設,使得民宿行業能夠更加規范地發展。”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際標準專家龍飛說。 從單一住宿到多樣化服務 近年來,游客的需求已從單純的“追熱門”轉變為“重品質重體驗”。一項足夠吸引人的體驗,甚至能成為年輕人說走就走的理由。 消費者唐女士分享了今年4月入住杭州梅家塢村一間民宿的體驗:“當地是著名的龍井茶產地,而我訂的這間民宿在一座茶山上,要說交通并不算方便,但我本人十分喜愛茶文化,住那正好能體驗采茶項目,沒有絲毫猶豫就訂了。” “1.0版本的民宿主要是‘賣房間’,現在游客對民宿要求和期待更高”,龍飛說。“除了住宿外,還希望能提供不一樣的沉浸體驗和生活方式。” 在民宿行業干了將近10年的付敏,對于民宿行業的變化有自己的體會。“現在民宿的主力消費人群是70后、80后、90后,他們對生活品質要求較高,入住民宿更希望感受到個性化特色。” 付敏認為,未來民宿的功能更類似于一個體驗平臺。“例如在西雙版納,民宿可以把當地流行的叢林探險、體驗農產品、旅拍等內容,都嫁接到日常經營活動中。只有商家不斷優化產品、提高服務質量,讓游客體驗更豐富多元,才更有吸引力。” “結合訂單來看,目前那些能夠提供個性化服務,以及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民宿,更受游客歡迎。”業內人士表示。 比如在剛剛過去的中秋假期,穿漢服、游古鎮、看古建等“新中式”游,頗受年輕用戶喜愛。據木鳥民宿數據顯示,假期前一周內,漢服民宿訂單環比上漲70%。 “‘民宿+’的復合式發展正成為一個趨勢”,龍飛說,民宿現在越來越成為一個微型的旅游目的地。 |
2024-09-30
2024-09-30
2024-09-30
2024-09-30
2024-09-30
2024-09-30
2024-09-30
2024-09-30
2024-09-30
2024-09-30
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