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得能看到中國新一代導演的作品!”“刷新了對中國電影的印象。”“再次感嘆中國地域的廣闊和文化的多元。”10月14日,由羊城晚報報業(yè)集團主辦的“向山海走去”青年導演創(chuàng)作扶持計劃(以下簡稱山海計劃)在日本北海道札幌開啟2024年度山海展映季首站活動,觀影后日本觀眾如是表達自己的心情。 這是繼2023年度山海展映季奔赴馬來西亞吉隆坡之后,山海計劃短片再次“出海”。當天,眾多日本電影人、文化學者和影迷前來觀影,并與山海計劃青年導演面對面交流。從中日導演的不同創(chuàng)作生態(tài),到中日青年的文化共鳴共振,話題的范疇逐漸超越了電影本身。 山海計劃青年導演黃文禮(右二)、日本導演長沼里奈(左二)、北海道大學電影學者堅田諒(右一)、札幌電影委員會代表芳賀優(yōu)菜(左一) 山海展映季北海道活動由羊城晚報報業(yè)集團主辦,札幌電影委員會支持,北海道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院提供學術(shù)支持,電影空氣株式會社、月滿社株式會社協(xié)辦。除了為日本觀眾帶去山海計劃短片,山海計劃組委會還將和札幌電影委員會、札幌國際短片電影節(jié)組委會等機構(gòu)接洽座談,探討未來加深跨國合作的可能性,以電影之力促進跨文化交流。 放映現(xiàn)場反響熱烈 2024年度山海展映季北海道活動為日本觀眾帶去的三部短片是《家庭旅行》《海水泡的茶是什么味道》《The River That Holds My Hand》。三部作品均由粵港澳大灣區(qū)新生代導演執(zhí)導,他們于2023年入選山海計劃并獲得扶持金用以創(chuàng)作。青年導演蘇澤朗的《家庭旅行》講述發(fā)生在其家鄉(xiāng)香港的家庭故事,陳堅杭的《The River That Holds My Hand》試圖在中國潮州和越南胡志明市捕捉同一縷鄉(xiāng)愁,黃文禮的《海水泡的茶是什么味道》則講述在廣東清遠茶廠工作的越南歸僑男子如何面對人生的傷痛與失去。其中,《海水泡的茶是什么味道》曾入圍多個國內(nèi)外電影節(jié)展,包括正在舉辦的第19屆札幌國際短片電影節(jié)。 三部來自中國嶺南的短片要來札幌了!活動開始前一周,山海展映季的消息便隨著北海道新聞等當?shù)孛襟w的傳播在當?shù)貍鏖_。活動當天,人們很快就坐滿了放映廳,工作人員不得不臨時“借”椅子以應對更多觀眾的到來。三部短片均用嶺南方言拍攝,但超越語言的情感加上貼心的日文字幕讓觀眾很快便沉浸其中,一個半小時的觀影時光轉(zhuǎn)瞬即逝。放映結(jié)束后,滿場觀眾用長久的熱烈掌聲表達對作品的喜愛。 山海計劃青年導演黃文禮和日本觀眾交流 《海水泡的茶是什么味道》導演黃文禮代表山海計劃的青年導演們感謝觀眾的到來。他面對海外觀眾時的稍許緊張,很快便被臺下觀眾一個接一個的熱情提問打破。“茶在電影里的特殊意義是什么?”“電影的中文名和日文名有什么不同涵義嗎?”“為何將華僑故事和愛情故事融合在一起?”觀眾都想知道更多電影背后的創(chuàng)作故事。黃文禮一一坦誠作答。他告訴觀眾,故事的靈感來自越南歸僑的真實歷史,尤其是他們當年輾轉(zhuǎn)回國的場景:“一家人乘坐兩條船,以應對海上可能發(fā)生的風暴。這讓我不由想象,假如風暴真的降臨,一條船帶著半個家庭沉沒,被留下的人會度過怎樣的后半生?”有觀眾與他探討影片的開放式結(jié)尾:男子去看曾經(jīng)吞沒他妻子的大海,到底是緬懷,還是告別?黃文禮的回答是:“這個結(jié)尾是一個提問,當時代的洪流在推著我們前進,我們是裹足不前,還是試著往前走一步?電影里的男子,走出了屬于他的那一步。” 札幌向中國導演發(fā)出邀請 除了與觀眾交流,黃文禮這天還代表山海計劃青年導演,與日本電影界和學界的代表對談。日本青年導演長沼里奈、知名電影學者和電影評論家堅田諒、札幌電影委員會代表芳賀優(yōu)菜,與黃文禮一道,圍繞中日電影產(chǎn)業(yè)與創(chuàng)作展開探討。 長沼里奈過去曾與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青年創(chuàng)作者們聯(lián)系緊密,這是她第一次接觸來自中國內(nèi)地的青年導演作品。她表示,三部作品的“安靜”風格以及對長鏡頭的成熟運用,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堅田諒則著重指出《海水泡的茶是什么味道》中視聽語言的優(yōu)秀,“不僅從視覺上傳達了中國嶺南的風情,聲音設計方面也非常巧妙,激發(fā)了關(guān)于中國的海洋想象”。 交流中,黃文禮坦誠表達了自己作為一名新導演的困惑:“你們會覺得我的片子沉悶無聊嗎?像這類片子真的會有市場嗎?”長沼里奈果斷回答:“我不覺得無聊,相反,我的心靈受到很大的震動。”她還說,黃文禮的風格讓她聯(lián)想到了中國青年導演畢贛的作品,“他近年來在日本市場可是頗受歡迎”。堅田諒則笑著指著臺下:“看這滿場的觀眾,你就知道答案了。如果以后你拍了長片,我很愿意成為第一批觀眾。” 札幌電影委員會代表芳賀優(yōu)菜向黃文禮了解影片取景的經(jīng)過。她問道:“我發(fā)現(xiàn)影片中有很多不同的場景,在取景時遇到過場地方面的難題嗎?”黃文禮回答:“感謝出品方羊城晚報報業(yè)集團的支持——除了創(chuàng)作扶持金,我們在包括場地在內(nèi)的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幫助。” 芳賀優(yōu)菜表示,她想通過羊城晚報向中國的電影創(chuàng)作者們發(fā)出邀約,請大家多到札幌來拍片。她介紹當?shù)氐碾娪皟?yōu)惠政策:“電影只要在札幌有7天以上的拍攝行程,札幌電影委員會就能給予最高1000萬日元的補助金。” 嶺南風情打動日本觀眾 談及中日青年電影人的成長軌跡,長沼里奈對中國青年電影人多受過良好的電影專業(yè)教育表示羨慕。她透露:“我是高中畢業(yè)后,在片場的實踐中成長起來的。事實上,很多日本青年電影人都沒上過大學。當我看完三部山海計劃短片后,很大的感受是中國的青年導演的電影手法太成熟了!我不禁想,如果日本的青年導演們也接受過相同的專業(yè)教育,他們的作品或許能更上一層樓。” 山海展映季北海道活動現(xiàn)場 長沼里奈還表示,山海計劃短片刷新了她對中國內(nèi)地電影的看法:“過去,我們對來自中國內(nèi)地的電影,印象多是那些大制作的片子。但這次,我們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感覺非常新鮮。”她鼓勵山海計劃的青年導演們堅持自己的風格,“在日本,北野武和是枝裕和等導演都拍過‘平靜’的電影,在國際上取得了名次,也在國內(nèi)獲得了不錯的上座率”。 對中日的青年創(chuàng)作者,堅田諒的看法是:“與其說不同,我更多感受到他們的相同之處。在成名之前,他們都沒有太多的預算,因此多半會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比如愛情和家庭。”盡管題材相似,但堅田諒還是被三部山海計劃短片中的嶺南風情深深打動,“像中國南方的建筑物,那是從沒去過中國的我從未見過的。”他說,“中國太大了,每個地方的風貌都如此不同,這能讓中國的電影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非常多元的姿態(tài)。” 長沼里奈也發(fā)出了相似的感嘆:“日本是一個島國,地理面積沒有中國那么大,因此文化也沒有中國那么多元。”她透露,像本次山海展映季作品所帶去的華僑文化,對她來說也是第一次深入接觸。她被中國青年導演們作品中展現(xiàn)的歷史厚重感所打動,“日本的青年創(chuàng)作者更關(guān)注身邊的事,不太喜歡回憶或反思,但中國的導演很多都會從歷史的脈絡中尋找當下,這點讓我很感動”。 出品人:任天陽、林海利 總監(jiān)制:孫璇、胡泉、林如敏 總策劃:孫朝方 品牌運營:李艷文、朱帆、蔣錚、鄭華如、侯恕望 執(zhí)行總監(jiān):呂楠芳 活動統(tǒng)籌:蔡淳淳 傳播統(tǒng)籌:李麗、詹錫偉 文 | 記者 李麗 |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