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發表論文說,他們通過調控衰老果蠅神經元中的特定基因表達,阻止了名為絲狀肌動蛋白的一種常見蛋白質在果蠅大腦中聚積,從而維持了神經元再循環,使果蠅整體健康狀況得以改善。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日前發布公報說,絲狀肌動蛋白是由單體肌動蛋白聚合形成的絲狀結構,對維持細胞結構和其他多項功能至關重要。該校研究人員注意到衰老果蠅大腦中會發生絲狀肌動蛋白聚積,從而懷疑該蛋白聚積會加速大腦老化和整體健康衰退。 為探尋其中的因果關系,研究團隊利用果蠅實驗展開基因研究。果蠅基因序列已被全面破譯,已知一種名為Fhos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可以促進絲狀肌動蛋白組裝。研究人員降低了衰老果蠅神經元中Fhos基因的表達,以減少它們大腦中絲狀肌動蛋白的聚積,結果發現果蠅大腦功能表現得更好,整體健康狀況得以改善,且壽命延長25%至30%。實驗表明,絲狀肌動蛋白聚積導致了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衰退,而阻止這種蛋白聚積可以保護認知功能。 進一步研究表明,絲狀肌動蛋白干擾了分解細胞內受損蛋白質和其他多余成分的細胞自噬,這會加速大腦衰老。而防止絲狀肌動蛋白在衰老果蠅大腦中聚積可使其神經元自噬恢復到年輕時的水平,并防止某些大腦衰老標志物的形成。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結果尚未在人體中得到證實,盡管開發防止人體內絲狀肌動蛋白聚積的干預措施更具挑戰性,但這項發現為人類老齡化健康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