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5日電 題:睡眠里有大市場 新華網記者游蘇杭 “蒸汽眼罩、晚安噴霧、睡眠儀……”飽受睡眠問題困擾的吳女士,趕在“雙十一”結束前,囤齊了助眠“神器”。“希望這次能睡個好覺!”吳女士說。 近年來,像吳女士這樣為睡眠產品消費的用戶越來越多。 據阿里媽媽(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商業數字營銷平臺)聯合天貓家享生活發布的《春眠不覺醒——阿里媽媽經營指南》顯示,2023年睡眠市場消費人群較2019年增長23%,人均花費金額增長20%,人均購買件數增長29%。 普通產品貼上“助眠”標簽后,為何竟能有如此吸引力?“睡個好覺”背后到底藏著多大市場? 為“睡個好覺”買單 工作日中午,北京市海淀區的一家“睡眠體驗館”,門店內已有若干前來“補覺”的人。 柔和的燈光,一張多功能沙發,再配上一臺助眠儀器,這是休息艙內的全部配置。 “雖然每個休息室不大,但午休足夠了。”消費者唐女士說,“對于許多一線城市的上班族來說,午休一直是個令人頭疼的事。這個睡眠館正好解決了打工人午休難的困擾。” “店內還提供一對隔音耳塞和一個蒸汽眼罩,再搭配著店里的睡眠儀,感覺非常放松。”唐女士說。 記者在大眾點評上以“睡眠”“助眠”為關鍵詞搜索發現,在北京類似的睡眠商家還有很多,單次價格從幾十到數百元不等。店鋪大致分為兩類,一類主打“科技助眠”,通常配以睡眠儀、高壓氧艙等,另一類則主打“療愈助眠”,多是配合頌缽、冥想等服務。 盡管有些體驗價格不菲,但仍有不少消費者認為,“睡眠是剛需”“能換來一場好覺,這個錢花值了”。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與睡眠相關的產品供給愈發豐富。除上述提到的線下睡眠體驗館外,還出現了“線上哄睡”“助眠APP”“安睡枕”“安神貼”“晚安牛奶”“靜心香薰”……“吃”“喝”“玩”“用”全方位覆蓋需求。 “就目前我國睡眠市場來看,相關產品多且雜,大致可分為家居類助眠產品、睡眠環境類產品、睡眠保健類產品、以及AI科技類助眠產品。”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介紹。 “睡眠市場消費主體正呈年輕化趨勢。”張毅表示。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4年中國睡眠健康產品創新及消費洞察報告》顯示,從年齡分布來看,睡眠經濟消費主體集中于23至40歲中青年人群,占總消費人群的83.2%,遠高于其余年齡段。具體來看,23至30歲的消費者占比為34.9%,31至40歲的消費者占比則高達48.3%。 圖為助眠產品消費者畫像。 “年輕人對創新類助眠產品、服務接受度更高,更愿意嘗試。因此消費主體呈年輕化趨勢,也對于睡眠市場起到帶動作用。”張毅說。 “缺覺”人的剛需 “睡眠是我們人人生來就要、但未必人人都會的人類基本生存技能。”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睡眠產業分會執行會長、中國睡眠大會秘書長汪光亮表示。 據中國睡眠研究會和華為運動健康共同推出的《2024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居民整體睡眠質量欠佳,普遍存在睡不著、睡不夠、睡不深等問題。 “近些年,人們生活和工作習慣發生了較大變化,致使很多人主動或被動遇到睡眠困擾。比如習慣性晚睡、工作生活壓力大等都影響了睡眠質量。”中國家居質量研究院秘書長關培營表示,“這也使得大眾對睡眠問題關注度明顯提高。” 在社交平臺上,與睡眠相關的話題總能引發網友共鳴。小紅書上有關#失眠如何快速入睡#的筆記達5萬多篇;微博上與“熬夜危害”“如何睡好”相關的話題頻上熱搜,閱讀量普遍上億;抖音上哄睡博主頻頻涌現,#助眠#話題播放量多達446.4億次。 社交平臺截圖 “包括醫療機構、企業都在積極想辦法去解決和幫助大眾解決或減輕這方面的困擾,促進了睡眠產業的發展。”關培營表示。 “缺覺”人對“好夢”的渴求,催生出了巨大的睡眠市場。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睡眠經濟行業市場規模達4955.8億元,同比增長8.6%。預計,中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將保持增長趨勢,2027年市場規模或將達6586.8億元。 睡眠經濟加速發展 巨大消費需求之下,諸多企業涌入“睡眠賽道”。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1.96萬家睡眠經濟相關企業。2023年全年新增注冊相關企業達1061家,同比增長15.7%,為近五年注冊量增速最大的一年。 從城市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深圳、北京、上海現存睡眠經濟相關企業數量位列前三,分別有2273家、1149家、1009家。 不少非傳統睡眠領域企業,也著手布局。 比如以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為代表的互聯網廠商推出數字醫療服務,以蘋果、科大訊飛為代表的科技企業推出智能產品及應用,開辟了新的睡眠市場細分領域;以蒙牛、名創優品為代表的快消企業通過飲料、用品等進入睡眠市場。 汪光亮認為,“消費主體年輕化、主流產品智能化、場景消費個性化,將成為睡眠產業未來必然發展趨勢。”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分析稱,未來睡眠經濟市場將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線上平臺可以提供便捷的購物體驗和豐富的產品選擇,而線下實體店則可以提供更加專業的睡眠咨詢和服務。線上線下融合將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促進睡眠經濟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盡管當前睡眠市場發展勢頭強勁,但也面臨一些問題。 數據顯示,有超四成消費者認為當前睡眠產品存在價格虛高、產品實際助眠效果弱等問題。 張毅表示,“這個市場發展太快,產品魚龍混雜,當前缺乏有效行業標準,行業監管急需加強。” 與此同時,產品同質化問題也較為突出。汪光亮表示,“當前睡眠市場企業創新動力嚴重不足,雖然概念滿天飛,但同類產品同質化相當嚴重,知識產權保護措施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不過,汪光亮也提醒,睡眠問題成因復雜,睡眠質量好壞有主觀感受和客觀評價之分,個體差異較大,并非所有情況都能通過睡眠產品解決。如果是睡眠障礙群體,需要采取必要的健康管理與健康促進措施,睡眠疾病則需要專業的醫學干預和臨床治療。(高方圓對此文亦有貢獻) |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