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 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烏鎮拉開帷幕 全球互聯網行業將再次進入“烏鎮時間” 今年是世界互聯網大會落戶烏鎮的第11年 11年來,烏鎮水鄉槳聲依舊 激蕩起的數字浪潮卻一路奔涌向前 11月14日,烏鎮一條名為“互聯網大道”的雙向六車道,聚合安全智能預警投影、智慧斑馬線、智慧紅綠燈等多項數字化設備的智慧之路正式通車。 這條聯通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互聯網之光博覽中心和烏鎮古鎮的主干道,連接了歷史與現代,也昭示著這座浸潤千年水鄉韻味的古鎮,在數字化的時代洪流之中的探索實踐。 2014年,隨著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舉辦,烏鎮便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過去的十年里,烏鎮實現從0到1、從1到11、從11到+∞的驚艷三級跳。一次次跨越,不僅僅是烏鎮在地理空間與時間維度上的華麗轉身,更是在全球數字化發展的宏大敘事中,鐫刻下了屬于自己的深刻印記,成為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科技與人文和諧共生的典范之作,為世界各國探尋數字化轉型之路提供了一份極具價值的藍本。 從0到1:互聯網大會開啟古鎮數字化元年 “唐代銀杏宛在,昭明書室依稀。”茅盾筆下的故鄉烏鎮,青石板路蜿蜒曲折,白墻黑瓦錯落有致,小船悠悠穿梭于河道之間,歲月緩慢而寧靜地流淌。 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到來,吹皺了烏鎮這一池千年的春水,打破了原有的平靜與沉寂。 2014年,適逢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20周年,中國作為世界上網民最多的國家,決定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 “互聯網經濟比較發達”“像達沃斯一樣優美”“能代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同時符合以上三個條件,經全國選址、中央決策、總書記親自圈定,烏鎮脫穎而出! 一座古鎮的內在魅力,是在開發建設中恪守傳統的堅持,是在日新月異產業發展中原生態的“從前慢”。早在2005年8月3日,習近平同志來到烏鎮調研,臨走時,他鼓勵烏鎮干部克服困難,堅持“以保護歷史遺產來開發旅游”的發展理念不動搖。在浙工作期間,習近平多次走訪烏鎮,指導烏鎮開發,為古鎮發展嘔心瀝血、精心謀劃。 在保護和傳承中,烏鎮古樸而不落后,它跟上了時代的步伐,處處透露著現代互聯網的因子。 2014年,當掃碼支付尚且只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嶄露頭角的時候,烏鎮的商超系統就已普遍使用掃碼支付,同時二維碼門票、全區域免費熱點覆蓋等,這些滲透在平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印證了互聯網發展在烏鎮的生動實踐。 受益于之前埋下的光纜、厚重的文化和科學的古鎮保護,烏鎮得以擊敗其他同類景區,成為大會永久會址的首選。 其實,世界互聯網大會并非烏鎮第一次在國際舞臺上亮相。2001年,烏鎮就已進入世界遺產名錄備用清單,成為上海APEC會議高官的參觀地;2012年,烏鎮還作為中國唯一代表出席比利時布魯日“21世紀世界文化遺產名城”論壇;2013年,中歐城市博覽會在北京舉行,烏鎮是全國唯一一個參展的鄉鎮。 在大會的籌備與舉辦過程中,烏鎮更是傾盡全力打造了一張覆蓋全鎮的高速數字化網絡,大規模的光纖網絡鋪設工程緊鑼密鼓地展開,無數條纖細卻蘊含著巨大能量的光纖如同神經網絡一般,深入到烏鎮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繁華熱鬧的景區,還是充滿生活氣息的居民區,實現了全鎮范圍內千兆網絡接入能力。 這一舉措不僅滿足了大會期間海量數據傳輸、多設備聯網的需求,也為烏鎮后續的數字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石。比如在景區內,游客可以隨時隨地流暢地使用各類智能設備進行網絡互動、分享旅行體驗,商家也能借助高速網絡高效地開展線上業務運營。 烏鎮民宿老板倪柏良夫婦見證了這一變革帶來的顯著變化。“以前我們主要靠線下攬客和傳統口碑經營民宿,客人數量不穩定,管理預訂也很麻煩。但互聯網大會后,通過各大在線旅游平臺,我們的民宿知名度大幅提升,預訂量持續增長。”倪柏良說。 在烏鎮景區內,智能導覽系統借助手機APP為游客提供景點信息查詢、路線規劃以及實時人流監測等服務,極大提升了游覽便利性與舒適度。此外,智慧停車系統上線,車輛入場自動引導,離場手機便捷支付,有效節省了游客停車時間。 就連烏鎮的老人們也開始融入了數字生活,80歲的胡暉奶奶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與遠方親友視頻通話,還能瀏覽新聞了解天下事。“過去感覺與時代脫節,現在網絡讓我與世界緊密相連,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世界互聯網大會宛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層層數字化浪潮,烏鎮由此邁出了從0到1的關鍵一步。 從1到10:峰會推動數字成果全面開花 2014年11月19日,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發來賀詞。他在賀詞里說,“當今時代,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互聯網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力推動著社會發展。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在烏鎮峰會舉辦的過去十年間,習近平每年以主旨演講、視頻講話和賀詞賀信等不同方式參與大會、引領大會。特別是在2015年,他親臨烏鎮,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殷殷囑托要“建設好烏鎮,發展好桐鄉”。 在這十年間,烏鎮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前所未有的歷史契機,積極擁抱互聯網技術帶來的變革浪潮,開啟了從傳統古鎮向數字強鎮的蛻變之旅。 憑借烏鎮峰會高能級“對話框”和世界級“朋友圈”,數字之光照亮了烏鎮這個“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產業蝶變映射出數字時代的熠熠光芒。 大會“牽線”,烏鎮廣結“良緣”,優質項目紛至沓來。2014年以來,以華為5G+創新中心、烏鎮互聯網+集成電路創新中心、騰訊眾創空間、中國電科烏鎮基地、平安鳳岐聯合孵化器、烏鎮實驗室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創業創新平臺不斷涌現,吸引鑫柔科技、福瑞泰克、中澤精密、百度人工智能產業園等多個標志性數字經濟項目競相落戶。 目前,烏鎮產業格局迭代更新,已經形成了以福瑞泰克、佑駕科技、中澤科技等為代表的智能汽車產業,以墨卓生物、歌銳機器人等為代表的生命健康產業,以“烏鎮之光”、聯通智算、普渡機器人等為代表的智能計算產業。 走進福瑞泰克烏鎮智能制造基地的潔凈車間,毫米波雷達、智能攝像頭、域控制器等產品生產線全面開動。這家智能駕駛科創企業因世界互聯網大會而結緣烏鎮,自2017年落戶以來,從一個20人的創業團隊發展成為超900人的量產級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服務商和產品供應商,獲“中國獨角獸企業”、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業等榮譽。 十年來,烏鎮數字經濟相關的企業從12家,增長到如今的12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從1家增長到49家,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2家;數字經濟產值占規上產值比重從2014年的15.8%,提高到2024年的45.9%,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總量已經從2014年的4.46億元增長到目前的45.75億元。 在這十年間,全球首發的L4級智能駕駛微公交、全國首家互聯網司法所、全省首家5G智慧法庭等多個智慧化科技應用場景在烏鎮先行先試。2019年,烏鎮實現5G信號全覆蓋,成為全球第一個5G智慧小鎮。 讓數字文明造福群眾。烏鎮不斷推進智慧養老建設,圍繞“浙里康養”,迭代升級“e桐養”智慧養老平臺,設立康養、社區、助殘、家床、安護等11個場景,實現社區養老服務資源一鍵直達。2015年,烏鎮只有1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臺的服務只有健康管理和緊急呼叫。而如今的烏鎮,1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4家居家養老照料中心、35名養老護理員實現了烏鎮所有村(社區)全覆蓋;平臺服務拓展到社區文化、照護服務、膳食餐飲、居家上門等7大板塊53項。 風云際會,追“光”而來。在大會的影響下,如今的烏鎮已成為數字技術展示、數字產品發布、數字項目落地的新地標,每年大會都吸引一批新科技、新產品率先在烏鎮亮相。年接待大小會議保持在1000場以上,會展經濟逐漸成為烏鎮經濟新業態。 在互聯網的大江大河里,烏鎮這座江南水鄉小鎮,猶如奔涌的潮水,一路奔涌向前,在全球互聯網浪潮前沿牢牢釘下了一枚屬于世界的“中國坐標”。 從11到+∞:數字紅利賦能無限未來 歷經11屆峰會的深厚積淀,烏鎮作為永久舉辦地,承載著越來越多互聯網紅利,眾多重大項目蓄勢待發,開啟數字烏鎮的無限可能。 普渡機器人,作為全球服務機器人領域的領導品牌,其商用清潔服務機器人生產基地今年開工建設,預計12月底竣工; 佑駕科技,中國領先的智能駕駛和艙內解決方案供應商,建設智能座艙華東生產基地,今年新摘地,預計年底開工; 歌銳機器人,在2024年未來醫療100強大會TOP10中嶄露頭角,其骨科手術機器人項目今年新摘地,預計年底開工; 嘉興齊方新材料有限公司辦公區域即將完成裝修、生產車間正在調試設備,即將從“建設工地”變成“生產基地”。董事長兼總經理郎嘉良滿懷期待:“烏鎮峰會溢出的紅利效益和商業機會,對于一家年輕的企業來說,這里無疑是一方‘肥沃的土壤’。” 數據要素,未來市場新風口,烏鎮數據要素產業園先行一步。去年9月開始,烏鎮數據要素產業園建設鋪開。隨后,發布《烏鎮數據要素產業園發展規劃》,打造全球領先的數據要素產業集聚區。在今年上半年舉行的烏鎮數據要素產業對接會上,共有5個項目簽約落地,計劃總投資超過20億元。這些項目將有力推動數據流通交易,完善數據交易鏈的互聯互通體系,構建輻射長三角的數商生態體系。 數字向“善”,11月11日,烏鎮智能養老中心暨桐鄉和濟烏鎮護理院正式啟用,這個總建筑面積3萬多平方米,歷時近3年建設的智能養老中心,智能設備一應俱全,烏鎮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該中心的建成和啟用是烏鎮十年來發展智慧養老的新的里程碑,實現了烏鎮智慧養老提檔升級,是烏鎮探索發展養老產業的新布局。 面對未來“新的十年”,今年10月25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建設的若干意見》,將在互聯網會展經濟、科技創新、產業協同、對外開放、社會民生等發展上給予大力支撐。 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烏鎮從0到1破繭而出,從1到11茁壯成長,從11到+∞無限憧憬,既在數字時代仰望星空,更在變革前沿躬身實踐,成為中國數字文明發展的生動縮影。(記者 潘曉琴 通訊員 徐振華 劉申虎) “烏鎮時間”正式開啟 讓我們再次相約烏鎮 共赴烏鎮新十年! |
2024-11-19
2024-11-19
2024-11-19
2024-11-19
2024-11-19
2024-11-19
2024-11-19
2024-11-19
2024-11-19
2024-11-19
2024-11-19
2024-11-19
2024-11-19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