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拉圭亞松森12月5日電(記者朱雨博 周永穗)當地時間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春節申遺對中國與世界意味著什么?申遺現場,中國代表團回應了記者的提問。 代表團表示,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寄寓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希冀,寄托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和睦相處的價值理念。在世代傳承中,該遺產項目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賦予持久的精神力量,在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在世界舞臺上促進著文明間的交流交往交融。 在代表團看來,該遺產項目列入代表作名錄,有助于弘揚和諧、和平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彰顯非遺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面向未來,中國愿認真履行保護承諾,攜手各方,以非遺為橋梁和紐帶,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為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百節年為首”。中國代表團在會議現場向各國朋友發出邀約,歡迎世界人民到中國親身體驗豐富多彩的春節文化,或參加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在世界各地舉辦的“歡樂春節”文化活動。 |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