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行車協會此前發布《2023兩輪綠色出行研究報告》,通過對國內數十座城市的監測分析,展現了當下出現的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出行熱潮:居民在日常活動中偏愛兩輪出行,尤其在家周邊逛街或辦事時,40%的人選擇騎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此外,各城市在不同區域間的平均騎行距離均呈現增長趨勢,其中市郊騎行的增長幅度最大,兩輪出行的通勤特征也日益顯著。 兩輪出行市場的新趨勢是什么?行業如何抓住機遇開拓新市場?各地又該如何作為?近期在廣州市舉辦的2024中國兩輪出行產業大會上,業內眾多企業、專家進行了多維度探討。 消費市場火熱 在消費市場方面,兩輪出行產品正呈現出高端化、個性化和智能化的趨勢。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劉素文表示,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兩輪出行產品因其獨特優勢正逐漸成為人們的出行首選。 《2023兩輪綠色出行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兩輪出行市場出現了兩大變化趨勢:一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中高端兩輪產品的需求進一步擴大;二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15分鐘生活圈”建設的提速,“短頻快”的新型兩輪出行需求日益凸顯。 一系列監測數據也印證了兩輪出行市場的火熱。比如,長三角地區的自行車騎行量正在穩步提升,上海、南京等多個城市的年度騎行量已超億人次,其中上海的年度騎行量更是超過了10億人次。此外,夜間騎行也成為促進夜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深圳是中國夜騎最具活力的城市,而上海的熱門商圈如陸家嘴等也是夜騎的高活躍區域。騎行熱潮還帶動了頭盔、手套、尾燈等騎行裝備市場的繁榮發展。 中國自行車協會發布的今年1月至9月行業運行情況顯示,在“騎行熱”帶動下,國內中高端運動自行車消費需求大幅度增長,海外品牌加速進入中國市場,1月至9月競賽型自行車進口量同比增長17.5%。同時,國內企業大力開展“騎行+健身”“騎行+Citywalk”等活動培育消費新場景,自主品牌的中高檔產品也得到消費者廣泛認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認為,隨著大眾休閑時代的到來和生活品質的提高,騎行成為重要的休閑和健身消費熱點。“當前自行車消費趨勢的特征可以概括為3個‘化’:高端化、個性化和智能化。現在購買自行車并不便宜,高端化趨勢非常明顯,消費者對產品的性能和設計要求越來越高。同時,兩輪市場也變得更加細分,更加融入年輕人的時尚生活。比如,長三角地區80%以上用戶在購車時會考慮電動自行車的外觀。此外,智能化也成為電動自行車年度熱銷的關鍵詞。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用戶在選購電動自行車時會著重考慮智能化設備。”陳麗芬說。 擁抱產業機遇 本次兩輪出行產業大會上,眾多知名品牌如大行、捷安特、千里達和雅迪等紛紛展示了最新研發的前沿產品和創新技術,以滿足騎行熱下升溫的中高端市場需求。 中國自行車協會副秘書長王建忠表示,行業骨干自行車企業的產品線持續延伸和拓寬,提升了品牌競爭力。比如,老品牌上海鳳凰的產品線擴展到了電動自行車、碳纖維公路車、山地車等領域,售價3萬多元的電動自行車在歐洲市場很受歡迎;深圳創新維公司的Java品牌產品線同樣開拓得非常寬,公路車、山地車、電動助力車都開始投放市場,渠道和門店建設也加速推進。 然而,面對市場提出的更高要求,兩輪出行行業也需要著力降本增效并把握產業變革和科技革命帶來的新機遇。劉素文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行業作為典型的出口型行業已經感受到了沖擊,行業正在積極尋找新的動力源。今年以來,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行業不斷加大對智能化、綠色化等前沿技術的研發投入,擴大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 山東泰山瑞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青認為,產業未來的發展機會就是要把前沿技術應用于行業當中。 當前,兩輪出行行業立足綠色出行優勢,積極挖掘綠色經濟增長點,不少企業將智能化與綠色出行體驗的結合作為產品創新方向。比如,專注于智能出行的九號科技有限公司,最近為其電動自行車產品上線了“冬眠模式”功能。“這個功能可實現在用車周期較長時幾乎不掉電,雖說是很小的設計,卻在綠色低碳風潮下很受用戶歡迎。”九號科技有限公司電動車事業部總監張晟喬說。 新動能快速成長,有力支撐了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據了解,今年以來,兩輪出行行業保持回升向好態勢,前三季度,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6%,實現利潤同比增長6.4%;行業出口企穩回升,自行車出口同比增長20.4%。 引導行業發展 近年來,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兩輪出行行業的發展。從珠三角到長三角,不少城市已經將發展綠色交通作為重要戰略。 交通運輸部印發的《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未來城市交通將致力于提升非機動車和步行出行的比例,因地制宜建設自行車專用道,并實現非機動車與多種公交方式的便捷換乘銜接。這一規劃中的“綠色交通”“公交都市”和“慢行優先”等建設目標,為兩輪出行賦予了新的使命。 廣州市花都區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綠色出行和推動兩輪產業發展的政策,以提升智慧交通和綠色出行體系,推動自行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花都區副區長蔡啟良表示,花都區通過提升智慧交通和綠色出行體系,擴大市場,吸引企業和資本聚集、整合產業鏈,促進自行車產業與城市消費IP融合,展現廣州綠美、宜居花城和新鄉村示范帶建設成果。 長三角城市也積極推動兩輪出行產業發展,在道路建設等基礎設施方面不斷加大投入。目前,已建成綠道超過8000公里,調查顯示,體驗過綠道騎行的居民占88.4%,綠道成為助推兩輪出行產業的重要因素。 據悉,2023年電動自行車產量已超5000萬輛。4月份,國務院安委辦部署開展全國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工信部隨后發布《電動自行車行業規范條件》,進一步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8月份,商務部等5部門聯合出臺《推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實施方案》,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工作正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開展……隨著相關國家標準逐漸完善、行業全鏈條規范發展,兩輪出行市場正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多位專家指出,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系列促消費、擴大出口的政策,以及新一輪城市化中各城市對加強自行車專用道等城市慢行系統建設的積極布局,都為行業應對挑戰、穩健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記者 鄭 楊) |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