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大馬士革12月23日電 中東戰地手記|動蕩、恐懼與未竟之夢——一名敘利亞劇變記錄者的自白 新華社報道員胡馬姆 11月27日早上,以“敘利亞沙姆解放武裝”為主力的武裝力量在敘西北部地區發動大規模攻勢。起初,我以為這只是漫長而慘烈的敘利亞內戰又一次重燃,就像我之前報道過的無數次。 連續報道敘利亞危機近14年,曾以為自己適應了戰爭帶來的反復無常,然而戰火驟起使我再次意識到,所謂正常的生活,在敘利亞依然是遙不可及的夢。 11月29日晚上,社交媒體上開始流傳武裝人員進入敘北部最大城市阿勒頗的視頻。他們不僅奪回了先前的據點,還占據了此前從未踏足過的地區。短短數日內,戰線向南延伸數百公里,沖突的指針仿佛被撥回了內戰最初的那幾年。 這是一種似曾相識的恐懼。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自那以后近14年的動蕩讓這個國家陷入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在內戰初期的2013到2014年,我冒險前往前線采訪,小心翼翼地穿過破碎的玻璃和扭曲的鋼筋。所到之處,滿眼是被戰火摧毀的街區,金屬燒焦的刺鼻氣味混雜著血腥味與塵土不斷鉆入我的鼻腔。曾經的家園在戰火中化為廢墟。 時間久了,我漸漸習慣了戰爭,甚至學會僅憑聲音分辨出不同口徑的武器。這些經歷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傷痕。它奪走了我內心的平靜,又播下了恐懼的種子——內戰噩夢可能卷土重來。 此次“敘利亞沙姆解放武裝”的迅猛推進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政府軍重鎮接連失守——先是哈馬,再是霍姆斯——幾天內,他們便兵臨首都大馬士革。 12月8日凌晨,城市的寧靜被槍聲打破。數小時內,大馬士革便陷入傳言四起、搶劫橫行的混亂局面。盡管焦慮如潮水般涌來,我仍努力控制情緒以堅持報道工作。 偶然向窗外瞥去,我看到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被遺棄的軍車以及散落街頭的步槍和軍裝。一切都籠罩在混亂與迷茫之中。 蔓延的恐懼也開始體現在身體上。第二天醒來時,我無法吞咽,只得前往醫院。外面的街道彈殼遍布,執勤的武裝人員神色緊張。而在醫院內部,醫生們一邊享用甜點一邊聊天,甚至還邀請我為他們拍照,似乎是為了在混亂中為患者們守候最后一絲“正常”。 幾天后,大馬士革竟開始恢復往常的節奏。市場重新開張,人們踏出家門,而所謂的“正常”——如果這能被稱作正常——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出現了。 醫院恢復了往日的忙碌。生活必需品被重新擺上貨架,曾經限量的燃油和大餅被放開供應,盡管價格有所上漲。我清楚地意識到,我依然處于動蕩之中,盡管局勢的緩解帶來短暫的平靜,但對未來的擔憂仍在每個人心底揮之不去。 在敘利亞,穩定始終懸于一線。我們重新前行,不是因為戰勝了恐懼,而是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短暫的平靜過后,以色列戰機呼嘯而來,肆意轟炸敘利亞各地的軍事目標。這始終提醒著我們:在敘利亞,和平仍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翻譯整理:冀澤) |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