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裝備器材是開展冰雪運動的基礎,也是冰雪經濟的重要組成。從跨度超千米的高山纜車,到自主品牌的造雪機,這個雪季,越來越多的國產冰雪裝備正在走進各大雪場。 在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區,一條今年新增的索道前,嶄新的吊廂格外引人注目,工作人員正進行最后的調試工作。 自2021年以來,北大湖滑雪度假區規模持續擴大,開放的雪道數量從27條增至74條,索道數量也由7條增至13條,其中國產纜車的比例已達到85%。國產纜車在價格、服務質量等方面優勢更明顯。 不僅在吉林,在河南鄭州的一家滑雪場內,40臺造雪機正高效運轉,其中超過一半為國產。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滑雪場約70%的設備已經實現國產化。 在河南鄭州的一家造雪機制造企業,工人們正加班加點趕制訂單。今年企業已累計銷售造雪機300余臺,其中高溫造雪技術的突破成為核心競爭力,滿足了更多市場需求。 河南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賀帥東:我們采用一種更為精細的水和氣的配比,在0℃ 、-1℃高溫節點上就能造雪,而市面上一般的造雪機只有在-3℃、-4℃才能造雪。這樣就使滑雪場造雪時間更早,滑雪場的營業周期更長。 |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