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來到2024年的尾聲。這一年間,期貨市場“上新”了多少個品種?涉及哪些重要領域?我們一起來盤點。 聚焦有色金屬領域,9月,金屬鉛、鎳、錫和氧化鋁期權4個品種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加上此前已上市的銅、鋁、鋅以及黃金白銀期權產品,有色金屬類期貨基本實現期權產品的全覆蓋; 聚焦新能源領域,12月,多晶硅期貨和期權在廣州期貨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是繼工業硅、碳酸鋰品種后廣期所上市的第3個新能源金屬品種; 聚焦農產品領域,鄭州商品交易所推出紅棗期權,大連商品交易所推出雞蛋、玉米淀粉和生豬期權,這些期權品種與相對應的期貨品種一起,為相關產業提供更為完整健全的衍生品工具鏈條,更好服務鄉村振興; 此外,玻璃期權、瓶片期貨、瓶片期權等品種陸續上市,進一步豐富相關行業風險管理工具箱,助力相關產業企業穩健生產經營;原木期貨和期權掛牌交易,有效拓展期貨市場服務木材產業鏈的深度和廣度…… 2024年以來,我國上市了15個期貨、期權品種,期貨市場的產品生態不斷豐富。 截至目前,我國上市期貨、期權品種累計達到146個,覆蓋農產品、金屬、能源、化工、建材、航運和金融等多個國民經濟重要領域。成熟商品期貨的期權覆蓋率超過80%,圍繞場內品種開發的商品指數產品、場外衍生品不斷涌現,多元聯動的產品生態加快形成。 從交易數據看,2024年1至11月,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金額561.99萬億元,同比增長7.98%。截至11月底,全市場有效客戶數248.98萬戶,資金總量1.73萬億元,較年初分別增長12.86%和14.97%。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內期貨、期權產品矩陣不斷擴容,衍生品市場可服務的實體經濟領域更為廣闊,可服務的產業鏈更趨完整,為相關企業提供更全面多樣的風險管理工具。 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中國價格”在國際貿易定價方面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 如今,大部分期貨品種價格已成為境內貿易定價基準。原油、橡膠、PTA(精對苯二甲酸)、鐵礦石等開放品種在亞太地區具有較強的價格影響力,已被廣泛用于跨境貿易定價參考。 目前上期所正加快推進鑄造鋁合金、液化天然氣、膠版印刷紙、瓦楞原紙等綠色品種研發上市。此外,鄭商所也表示,2025年將做好丙烯期貨期權上市準備,推動上市葵花籽油期貨,穩步推進雞肉、大蒜、馬鈴薯等農產品期貨研發…… 期待未來,隨著期貨市場品種發展持續擴面、提質、增效,中國期貨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將更加穩健。(記者劉羽佳) |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