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長江上游千河之省四川,記者觀察到,跟過去相比,高鐵過江大橋橋墩大幅減少。 在風景如畫的涪江上,在建的成達萬高鐵遂寧涪江特大橋主塔剛剛封頂。過去建成的達成鐵路橋與之相距百米,一邊是密集橋墩,一邊則將建設305米主跨過江,對比十分明顯。 “經(jīng)調(diào)查,這一江段有長江上游特有魚類18種,其中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胭脂魚等。既有魚類洄游通道,又分散著魚類產(chǎn)卵場、索餌場和越冬場。”大橋施工方中鐵十七局該標段安全總監(jiān)葉鐵說,除大跨度設計外,他們還開展了施工對水生生物的影響評價,完善優(yōu)化了水域保護措施。 工期上,涉水施工盡量避開魚類繁殖盛期的5月;工藝上,采取圍堰方式水下灌注混凝土,防止?jié){液外溢;養(yǎng)護時,精準灑水后用濕麻袋、草簾等吸附,避免養(yǎng)護水進入水域;密切控制揚塵,將攪拌場和棄渣場設在遠離江水的地方。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一江碧水緩緩流過,水中時有魚兒在主塔倒影中出沒。成達萬高鐵公司總工程師李開龍介紹,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的四座橋梁均采用大跨度設計,減少對沱江、涪江、嘉陵江和渠江等長江支流水系的擾動。 而在沱江匯入長江的交匯口附近,渝昆高鐵通過240米主跨一跨而過,河道內(nèi)不設橋墩,同時滿足通航、行洪和珍稀魚類保護要求。 長期從事鐵路橋梁設計的中鐵二院土建一院橋梁所副主任余浪說:“從多立橋墩到減少橋墩,是工藝的進步,更是生態(tài)優(yōu)先理念的提升?!?/p> 一條長江,萬里魚躍。我國高鐵既能風馳電掣,也能守護住魚兒生存的自然與寧靜。動靜之間,折射的是“基建大國”的生態(tài)責任。(記者謝佼) |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