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月17日電(李俊豪 李炬景 謝燁)廣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期間,廣東湛江、珠海、中山等多個城市立足自身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配置,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縱深推進廣東“百千萬工程”等方面集智聚力、出謀劃策,探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2025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們要經略海洋、挺進深藍,把海洋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動能、發展活力,加快打造海上新廣東”。 當前, 湛江緊緊圍繞“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高標準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與海南相向而行”等目標任務,全力以赴抓經濟、抓環境、抓民生、抓作風,加快打造產業湛江、生態湛江、平安湛江、鮮美湛江、文明湛江、幸福湛江。 湛江向海而興、向海圖強,如何做優做強“海洋”文章,擦亮海洋文化品牌,推動海洋生態文明與經濟建設“比翼齊飛”?廣東省人大代表、湛江市委書記余鋼表示,湛江將大力推進綠美湛江生態建設,加強紅樹林保護和修復,協同推進生態保護和開發,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半島。同時深入挖掘湛江“鮮”的資源、“美”的稟賦,培育壯大文化產業,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發展“鮮美”文旅業態,做好“文旅+”文章,打造世界級濱海旅游目的地。 站在新的起點上,珠海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發展理念,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加快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步伐;大力發展低空經濟、海洋經濟,推動相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提升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珠海將拿出哪些實招硬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東省人大代表、珠海市委書記陳勇表示,珠海將聚焦產業發展、跨境通關、政務服務、民生融合等重點領域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協同發展機制,著力推動“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加快建設港珠澳大橋經貿新通道,積極培育新經濟模式和新貿易模式。 2025年是廣東“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的關鍵一年。中山將如何精準發力鑄長板補短板,推動“百千萬工程”結出豐碩成果?在廣東省人大代表、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看來,中山錨定“經濟強、城鄉美、社會治,奮力實現城鄉協調共同富裕”目標,堅持全域規劃、全域建設、全域治理、全域融合,深入實施更高質量推進“百千萬工程”十大攻堅行動,奮力推動2025年干出新成效、勃發新氣象。 接下來,中山將高質量推進鎮村低效工業園區改造升級,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房風貌管控提升,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等,推進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帶動村集體經濟強起來、鄉村旺起來、農民富起來,高質量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讓中山更加文明、平安、和諧、穩定。 |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