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21日訊 (通訊員 賴壽華)戲劇源于生活。高甲戲源于田間地頭,它是傳統戲劇富有生命力的一個代表。近日,首屆洪埔戲劇交流匯暨岑兜高甲嘉年華在泉州石井鎮岑兜村拉開帷幕。 首屆洪埔戲劇交流匯暨岑兜高甲嘉年華(泉州岑兜村民委員會 供圖) 在鏗鏘的戲曲聲中,來自海內外的戲劇名家匯聚于此,一場高甲戲文化盛宴呈現在全國觀眾面前。舞臺上,洪埔高甲傳承人洪建圍傾情講述了自己數十年的高甲歲月和傳承情懷。 首屆洪埔戲劇交流匯暨岑兜高甲嘉年華現場(泉州岑兜村民委員會 供圖) 走進南安市石井鎮岑兜村,高甲戲經典劇目唱腔在耳邊回響。在岑兜村閑逛,到處都可以觸碰到高甲戲元素,孩子們穿著生、旦、丑雜等戲劇角色服裝,在村里穿行,特別是武生和丑角兩個行當,深受到場群眾的喜愛,大家紛紛和他們留下合影。這里是遠近聞名的戲窩,也被認為是高甲戲的發祥地。三百多年前,“戲公祖”洪埔在岑兜開宗立派,結合宋江陣和竹馬戲,形成今天高甲戲的雛形。在這個有著300多年高甲戲歷史的村落里,每一棟老房子、每一塊磚頭都有著相當的戲份,都有著高甲文化和歷史的痕跡。在高甲戲文化影響下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社會風俗至今有章可循。 今年來,火爆出圈的村BA、村超,在國內影響深遠。而在岑兜村,我們這里有實實在在的“村戲”。岑兜村素有“十家九戲”之說,四五歲開始,許多孩子們就開始學習高甲戲的表演藝術。在村里,老人小孩隨時隨地都可以唱起來、演起來。 這場活動備受戲劇界關注,國內戲劇名家王佩瑜、楊少彭、張建國、谷文月、劉蕓、陳巧茹、趙志剛、楊俊、李樹建、陳娟娟等紛紛發來祝賀視頻,海內外高甲名家出席了活動的啟動儀式。出人意料的是,這樣一個村級的戲劇活動啟動儀式,吸引了央視頻進行了全程直播。當晚的洪埔戲劇交流匯暨岑兜高甲嘉年華活動,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MG戲曲上同步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直播,直播活動得到了全國觀眾的喜愛和贊賞。 據悉,本次活動以“高甲之鄉 戲幻岑兜”為主題,分別有“高甲在此”“高甲在場”“高甲在談”等4個主題12場活動,將持續至2月13日共計27天。期間活動內容豐富,精彩紛呈,全國各地的戲劇文化愛好者可以前來岑兜村感受這里的“村戲”。 |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