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 題:盤點美政府遮掩“特朗普衰退”的那些辯詞 新華社記者徐超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美國經濟可能會有一些“調整”,但這是“健康的”。不過,他“無法保證”美國經濟不會在特朗普任期內出現衰退。 3月以來,外界圍繞美國關稅政策加劇經濟衰退前景的議論日甚,經濟數據疲軟和股市持續下跌進一步強化“特朗普衰退”擔憂。美國政府高官輪番在媒體面前為當前政策與經濟形勢辯解,推出一系列“新概念”,引發議論的同時遭到媒體和專家詬病。 “排毒”還是“下毒”? “排毒”。這是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針對股市走勢和經濟形勢特征的最新解釋,即經濟恢復“健康”的必要過程,成為近期外國媒體熱議的詞匯。 本月7日,貝森特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采訪時說,當前市場波動和經濟走勢屬于政策重心轉變的“自然調整”,美國經濟會經歷一個“排毒期”。 一周后,美國股市繼續因美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而大跌。貝森特對CNBC解釋,美國經濟經歷的“排毒”并不意味著衰退。他表示,對近幾周與關稅政策相關的股市“小波動”并不擔憂,美國政府“著眼的是中長期”。 經濟學家和輿論界對這個說法并不買賬,認為美國政府推出的關稅等一系列單邊主義政策是經濟混亂的病因,而非經濟治理的良藥。 《紐約時報》14日一篇報道直接質疑:“特朗普是在給經濟‘排毒’還是‘下毒’?” 這家報紙援引美國國會參議院財政委員會資深成員、民主黨聯邦參議員羅恩·懷登的話說,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來說是“毒藥”。懷登認為,聯邦政府每天制造的混亂都在破壞“美國經濟之錨”,“這種情況持續時間越長,我們就越會被拖入水深火熱之中”。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施蒂格利茨近日接受德國《商報》采訪時警告,當前美國的貿易政策對美國經濟而言無異于“毒藥”,“如果貿易戰和關稅壁壘繼續升級,美國企業信心將大幅下滑,投資環境惡化,經濟增長停滯的同時通脹率上升,最終可能陷入滯脹”。 “值得”還是“代價高昂”? “值得”。這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針對關稅政策加劇衰退恐慌的辯解。 9日,盧特尼克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采訪時曾表示,美國經濟“不可能”陷入衰退,并且預計全球關稅整體稅率“會降下來”,因為“總統特朗普已經(對貿易伙伴)說過:‘你想對我們征收100%關稅?那我們也會對你征收100%。’” 此后兩天,美國股市顯著下跌。盧特尼克11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采訪時調整口風,稱即使特朗普的政策導致經濟衰退,這也是“值得的”。 到底是為了避免經濟衰退而出臺政策,還是為了推動經濟政策而造成衰退?一些美國媒體對盧特尼克言論的邏輯提出質疑。 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一檔節目這樣評價:“即使是貿易戰的支持者,也不愿意看到自己深陷經濟衰退。美國人經歷了新冠疫情,經歷了高通脹,沒有一個選民會在大選投票時投向一個增加經濟衰退概率的候選人。而(“值得”)這句話,居然出自負責美國經濟事務的官員之口。” 衰退真的“值得”么?路透社這樣評價:“歷史表明,經濟衰退都是代價高昂的:痛苦從來都不會平均分配,其結果——從經濟衰退的長度和深度到復蘇的速度和廣度——都是難以預測的。” 《新聞周刊》援引經濟學家預測認為,如果美國經濟未來出現衰退,特點將是持續通貨膨脹、貨幣政策收緊、消費增長放緩、就業市場萎靡以及生產嚴重下滑。 “如果經濟瀕臨崩潰,關稅還有什么用?”Mitrade交易平臺上的一篇文章這樣問道。 “小擾動”還是“大危機”? “小擾動”“過渡期”“能接受”……這是特朗普本人回應輿論對經濟衰退前景擔憂時的措辭。 本月初,特朗普在向國會兩院的演講中表示,關稅可能會帶來“一些小擾動”,但“能夠接受”,因為影響“不會很大”。 幾天后,特朗普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采訪,當被問及是否預期美國今年會出現經濟衰退時,回應稱“不愿預測這樣的事情”。他稱,美國經濟正在經歷“過渡期”,美國政府將“把財富帶回美國”,但“這需要一點時間”。 這些輕描淡寫的詞匯與此后一周資本市場顯著下跌形成鮮明對比。紐約股市三大股指中,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相繼跌入技術回調區間。 不少市場人士認為,政策不確定性始終會嚴重拖累經濟前景和市場走勢,如果美國關稅政策層出不窮,各國被迫進行反制,全球貿易戰將不可避免,屆時美國乃至世界經濟面臨的絕不會是“小擾動”,而是大危機。 不少媒體提及上世紀30年代的全球大蕭條。在那場源于美國、波及世界的經濟大蕭條中,美國出臺被稱為“20世紀美國最愚蠢法案”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大幅提高進口關稅,結果引發全球貿易混亂,加劇經濟大蕭條。 一名讀者看完美國政府五花八門的衰退辯護詞后,在《紐約時報》網站這樣留言:“衰退?如果特朗普繼續推進計劃中的關稅,我們談論的或許應該是堪比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了。(美國推動)《斯穆特-霍利關稅法》被廣泛認為是那次大蕭條的原因,而特朗普正在推動比這還糟糕的計劃。” |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