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藍皮書建議逐步取消超生罰款
2013-02-26 07:43? 商西?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拒公開采購信息比例高特供商品存在監管難題 預算減少不一定就節約禁以特供為由牟取暴利 據報道,財政部表示2002年至2011年政府采購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占GDP的2.4%,但調研顯示浪費依然嚴重。 呂艷濱指出,作財政預算時,因不確定采購商品的成交價,會做得稍微高一些,因此實際采購價往往比預算低,但是否比市場價格低?這才是問題關鍵,因此需分析預算減少的背后,看究竟節約了沒有。 “如果不低于市場價,你這個采購是不成功的,得有這個邏輯。對于監管,公開是最有效的”,呂艷濱指出,《政府采購法》單看條文“很完美”,但實施效果不好,主要問題在于主管部門分散,監管分散,有的只搭平臺不監管。 報告建議,當建立科學的市場價格衡量標準,分類別、分配置、分價格區間指導協議供貨價格,“特供”采購也有參照,杜絕變相漲價、牟取暴利,并制定統一的辦公用品標準,規避“天價采購”“豪華采購”,提升采購透明度,杜絕濫用商業機密等理由拒絕公開。 □熱點2:政府透明度 社科院國情調研組昨天發布《中國政府透明度年度報告》。2012年對國務院59個部門的測評結果顯示,透明度排前五的依次是商務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水利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郵政局,得分最低的則為監察部、國家信訪局、鐵道部、國家預防腐敗局、司法部及國家廣電總局。 商務部信息透明度最高 部分人員視公開為負擔 數據顯示,去年各部門依申請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的數量呈現上升趨勢,國家部委中只有國家預防腐敗局和監察部未收到申請,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收到的信息公開申請最多達7938件,其次是國家發改委、環保部、衛生部、國土資源部等。 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調查研究室主任、《法治藍皮書》主編田禾認為,這說明公眾對信息的需求量大,也顯示政府本身做了大量工作。 田禾指出,調查顯示部分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視為負擔,反感甚至抵觸公開,不考慮怎么樣方便公眾獲取信息,且限制公眾依申請公開的問題沒有太大改觀。 |
相關閱讀:
- [ 02-26]社科院《法治藍皮書》建議逐步取消超生罰款
- [ 02-25]社科院專家稱現收現付制可解決養老金缺口
- [ 01-07]社科院藍皮書:中國社會總體信任水平低于及格線
- [ 12-31]社科院報告:公眾最不滿意物價、食品安全和環境
- [ 12-31]社科院報告:公眾最滿意“政府突發事件應對”
- [ 12-26]社科院專家:養老金制度改革沒必要沒完沒了試點
- [ 12-24]社科院:中國維護周邊安全與穩定的挑戰在增大
- [ 12-24]社科院黃皮書:不能排除釣魚島危機升級風險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