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特邀界議報告:搭建協商平臺需更加規范化、程序化
2013-03-05 15:34? 顧意亮?來源:人民政協報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特邀界:政協的平臺怎么協商,統戰系統怎么做,民主黨派的知情平臺怎么搭建,還需要更加規范化、程序化。 聽不到匯報工作性的發言,聽得到真誠表態性的發言,此起彼伏的更是建議性的發言。3月4日上午,記者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友誼賓館委員駐地進行的特邀58組小組討論會上最大的感受是:由始至終,皆聞委員們猶如接力般的“建議聲”。 首先發言的是王偉委員,他說:“政協委員每每在發言和提案中,在討論中產生了不少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富有預見性,甚至是預警性的意見建議。希望全國政協會后組織政協委員和專業人士,集中力量進行深入調查研究。” “十八大已經明確提出了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這次賈慶林的工作報告中也重申了這一點。我感到民主協商制度是全國政協和各級政協都要去實踐的新的課題,政協的平臺怎么協商,統戰系統怎么做,民主黨派的知情平臺怎么搭建,還需要更加規范化、程序化。在這方面的積極探索,能成為政協工作的創新點,進而成為我們國家政治制度的亮點。”田向利委員還針對界別組活動提出建議,希望新一屆全國政協,每一個界別組選定一個主題做一個視察活動,匯聚起界別組集體的智慧和力量。 “我的建議是進一步加大對提案辦理的督辦。”李微微委員直言,她和不少委員在交流中均感到,提案辦理單位的態度很好,提案的落實卻很難。希望提案辦理單位能加大吸納意見建議的力度,使委員提案辦理成為完善政府各方面工作的一個重要渠道。” 劉長喜、孫遠良、朱玉華、唐一軍等委員不斷接過話題,建言獻策。整整一上午,記者在小組秘書的統計中看到,特邀58組的58名委員的建議,匯集起來足足有近50個。(本報記者顧意亮) |
相關閱讀:
- [ 03-06]政協工作凸顯"服務經濟"特點 為實現"中國夢"凝聚智慧
- [ 03-05]委員熱議常委會工作報告:重要機構 重要組成 重要力量
- [ 03-04]協商民主:跨越再跨越——十一屆全國政協走過五年
- [ 03-04]人民日報刊文:好的政治沒有捷徑
- [ 03-03]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開幕會文字實錄
- [ 03-03]賈慶林:完善協商制度 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 [ 03-03]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五年共提出提案1347件,提交大會發言310篇
- [ 03-02]“外交老兵”迎大考 呂新華展露親和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