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減負,得先為成人減負”——代表委員求解中小學生減負難題
2013-03-07 21:0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趙仁偉、仇逸、王春雨)“如果一個孩子連做夢的時間都沒有,他怎樣去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夢想?”全國人大代表吳正憲為學生減負的呼吁,引發(fā)了許多兩會代表委員的共鳴,“為孩子減負,得先為成人減負”,成為兩會代表委員的共識。 “兒子讓我在兩會上提問:為何作業(yè)這么多?” 上海華日服裝有限公司工會主席、銷售主管朱雪芹代表有一個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得知媽媽要參加兩會,孩子說:“我也要提一個問題,‘作業(yè)為什么這么多?’” 朱雪芹告訴記者,自己只給兒子報了一個英語輔導班,可能是全班孩子中最少的,班級里有的孩子報了七八門課,雙休日全占滿了,“小學一年級負擔就這樣沉重,現(xiàn)在孩子學的確實太多太難了,家長也非常累,應該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現(xiàn)在大家都在談中國夢,我也說一句我的中國夢,做夢先得給孩子做夢的時間,我的夢想是讓我們的學生和教師能夠有一個正常人的生活,尤其是我們的孩子,還他們一個正常的原生態(tài)環(huán)境。”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數(shù)學教研室主任吳正憲代表強烈呼吁要切實減輕學生負擔,“這關系到一代人的健康。” 曾做過25年一線教師的吳正憲代表說,小學六年在人生中只有一次,我們總是對孩子說,現(xiàn)在你努力吧,長大你就幸福了。但是殊不知兒童的幸福和成年人的幸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提高孩子的生命質量,應當讓他們充分享受兒童的幸福,給他們足夠的睡眠時間,足夠的玩耍淘氣的空間和平臺。 為孩子減負,得先為成人減負 一些教育系統(tǒng)的人大代表表示,學生減負問題可謂老生常談,之所以“讓人看不到希望”,說到底這不僅是簡單的教育系統(tǒng)內部的問題,也與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社會文化、用人制度、評價機制、分配制度等一系列問題相關,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教師的考核機制和家長的心態(tài)問題。 |
相關閱讀:
- [ 03-07]代表解讀陜西民生領域多項“全國領先”
- [ 03-07]兩會現(xiàn)場:補課亂象,20頁紙痛陳代表心中痛
- [ 03-07]湯玉祥代表:大力發(fā)展新能源公交突圍十面“霾”伏
- [ 03-07]兩會農民代表:“今天農業(yè)部的領導來了”
- [ 03-07]“80后”女大學生村官代表的兩會筆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