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縣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促進教育公平的當務之急
2013-03-08 09:3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3月8日(星期五)上午9時,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作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縣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促進教育公平的當務之急》。 經過幾屆政府和全社會25年的不懈努力,到2011年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單位已全面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這是窮國辦大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對于提高全民素質、改善民生、縮小城鄉差距等,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但是,長期以來在“效率優先、重點建設”的政策導向和錯誤政績觀的影響下,我國義務教育的發展在東西部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還存在嚴重的不均衡。根據最新的調查結果,有相當一部分縣區的鄉鎮和農村學生學業成績達標比例在20%—40%以下。而大多數縣區內學生成績的校間差異,甚至比發達國家全國范圍內的校間差異更大。 義務教育的不均衡,在城市,導致小學、初中擇校熱高燒不退,重點校“大班額”和“超大學校”隨處可見;在農村,導致基層學校生源減少、教師流失,父母進城陪讀成風;同時導致升學競爭惡性化、學校招生權貴化(“條子生”、“票子生”)、職業教育邊緣化、出國留學低齡化等教育怪相和亂象。 義務教育的不均衡,關鍵是政府教育資源配置不公平。以經費投入為例,一些縣城的重點中學教育經費竟然占到全縣的二分之一。農村小學體育、音樂、美術、科學等科目的教師充足的學校分別只占241%、166%、147%、281%,絕大部分學校不能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齊開足這些課程。大約40%的農村學生從來沒有做過物理實驗,60%多的農村學生從來沒有做過生物實驗。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義務教育的不均衡,已經成為人民群眾意見強烈的聚焦點,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和制約教育健康發展的瓶頸。中共十八大明確提出“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的部署。教育部也把“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列為2013年六大工作要點之一,并將“加快發展農村教育”擺在首要位置。 |
相關閱讀:
- [ 03-07]教育部長袁貴仁解析教育熱點:異地高考不會統籌安排
- [ 03-05]教育公平取得明顯進步 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民族、貧困地區傾斜
- [ 03-04]山東教育官員談異地高考:不是想去哪考就去哪考
- [ 03-02](兩會調查)百姓看兩會:期待更加公平的發展
- [ 02-28]全國人大代表鐵飛燕:我希望證明90后值得信賴
- [ 02-27]人民的美好向往就是奮斗的目標
- [ 02-25]福建堅持教育優先 打造教育強省
- [ 02-13]報告稱英美法德等國家就學公平性較低 上海香港領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