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雙軌制咋解決 專家稱雙軌制不是萬惡之源
2013-03-08 10:09? 趙小菊?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雙軌制”不是萬惡之源 “養老金‘雙軌制’確實需要改革,但‘雙軌制’并不是萬惡之源。”山東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呂志勇表示。 所謂養老金“雙軌制”,最核心的不同在于企業職工實行由企業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比例繳費的統籌制度,而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不需繳費、退休金由國家財政統一發放,且最終退休后的養老金收入差距頗大。 “很多人認為,目前企業單位退休職工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退休待遇差別幾倍,甚至幾十倍,其根源在于現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雙軌制’,因此,要廢除‘雙軌制’。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呂志勇說。 呂志勇認為,看待企業職工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待遇不僅要看退休后,還要看退休前,應該有一個綜合評價。“在一些企業,特別是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企業以及一些壟斷企業,他們的職工在職時待遇很高,可以超過一般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的幾倍甚至幾十倍。他們退休后除了有在職時形成的較大積累,有社會養老保險金,還有企業年金。這是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工所無法享受的。” 當然,企業效益不同,企業職工在職時的收入差距也頗大,但是,總體而言,呂志勇認為,“解決養老金‘雙軌制’的目的并非像很大一部分人所想象的那樣是為了解決分配不公問題,而是為了解決實施統一的社會保險制度問題。” 統一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事實上,解決‘雙軌制’問題是要把全體國民都納入到統一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中來,而不是統一國民的退休待遇。”呂志勇說。 實際上,為了實現養老金“雙軌制”難題破冰,早在2008年初,國務院就出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確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五省(市)進行試點。但時至今日,仍沒有一個省市出臺正式實施方案。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說,要廢除養老金“雙軌制”就要錢,沒有錢就處理不了這個問題,只能慢慢來。呂志勇也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難點是國家財力不足。 當下,有很多人呼吁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應像企業職工一樣進行繳費。“但如果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按個人承擔8%,單位承擔20%的現行政策繳費,單位承擔的20%必然是由國家財政負擔。按目前大約3000多萬的人員規模、人均年薪3.5萬元計算,國家財政每年要增加支出2100億元以上,還并不包括轉制成本,對目前財政收支的沖擊會很大。”呂志勇說。 據介紹,在美國,其社會養老保險體系中不僅有雇主養老保險計劃,還有聯邦政府公務員的養老保險計劃、州政府公務員的養老保險計劃、軍人養老保險計劃、教師養老保險計劃等等。他們之間差別很大,且一個人可以享有多個養老保險計劃。 “所以,我認為,在我國實行統一的多層次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是改革的方向,但應視條件穩步推進。”呂志勇說。 □ 本報記者 趙小菊 |
相關閱讀:
- [ 03-08]人社部副部長:養老金缺口不會像估計那么大
- [ 03-08]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企業職工養老金不存在缺口
- [ 03-06]今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將繼續提高10%
- [ 03-06]人社部副部長:養老金雙軌制合并時間表無法回答
- [ 03-05]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提高10%
- [ 03-05]過去五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從2004年人均每月700元提高到1721元
- [ 02-28]中國首部老齡藍皮書:應對老齡化應納入基本國策
- [ 02-27]調查稱97%的網友不滿企業退休養老金上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