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建言如何應對中國經濟面臨的“三道考題”
2013-03-08 21:25? 張旭東、劉錚、張辛欣?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 ——代表委員建言如何應對中國經濟面臨的“三道考題” 新華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張旭東、劉錚、張辛欣)外有全球經濟低迷不振、復雜多變,內有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求不足——中國經濟未來走勢和應對之策,備受矚目。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把握好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物價和防范金融風險之間的平衡。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圍繞中國經濟面臨的這“三道考題”,積極建言獻策。 【考題之一】穩增長:穩中求進,確保扎實開局 “現在鋼鐵行業形勢不是不怎么樣,而是進入了漫長寒冬。感覺未來日子不好過。”來自河北鋼鐵企業的孟蘭芝代表直言不諱。 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是辦好一切事情的基礎。但內外因素疊加,今年乃至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存在。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代表分析,金融危機有長期化趨勢,出口難以提振;人口紅利拐點、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等變化,使得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行。 中國經濟主要指標從去年9月份開始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但最近兩個月PMI等先行指標并未繼續保持回升,企穩回升態勢仍需鞏固,小微企業、產能過剩行業還比較困難。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也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工作總體要求中明確提出,要“穩中求進”“扎實開局”。 “經濟要保持一個合理增速。太高不現實,太低難以支撐就業。”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長楊子強代表說,今年7.5%左右的目標對實現“穩增長”來說是適宜的。 “外需減弱則要靠內需,內需重在盡快啟動消費,這是穩增長的有效途徑。”河北三河匯福糧油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石克榮代表說,“在穩增長中,需格外重視結構調整,核心是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 石克榮代表注意到,今年的財政貨幣政策保持了連續性和穩定性。“穩字當頭,是實現扎實開局的有力保障。” 孟蘭芝代表建議,國家政策要支持企業穩住陣腳、加快轉型。“企業生存發展不僅是企業的事情,而且直接關系就業和稅收。與其再鋪新攤子,不如搞好已有的企業。” |
相關閱讀:
- [ 03-08]兩會倡節儉反浪費帶好頭 百姓期待建章立制成風氣
- [ 03-08]兩會新觀察:農民工融入城市,還需邁過幾道坎?
- [ 03-08]【兩會圖刊】部長別走
- [ 03-08]兩會海外視角: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財政
- [ 03-08]兩會熱點: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喜與憂
- [ 03-08]兩會倩影
- [ 03-08]委員交流體會 對將提交的提案展開討論
- [ 03-08]兩會現場記者“圖譜”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