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評:中國政府加快現代化轉型
2013-03-10 21:53? 馬揚、徐揚、王曉潔?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許曉青 王建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七輪政府機構改革方案10日在兩會上浮出水面。“轉變政府職能”成為此輪改革的核心。 這是中共在十八大后著力推動的一項重大改革。10天前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相關方案,旋即由國務院提交目前正在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此間觀察家認為,政府職能轉變本身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是20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均面臨的重大命題之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領銜的一項研究發現:20世紀以來,發達國家的政府也在不斷進行職能轉型。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以及不可測的金融風險,均成為刺激政府變革的動因。推崇高效、廉潔、小型化的法治政府成為一種趨勢。 帶領中華民族實現現代化,是中共的歷史使命。執政60余年,很多經濟社會指標已經或正在實現,但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框架也非盡善盡美,作為現代化的重要指標之一——政府行政體制的成熟度,仍面臨考驗。 上海社科院副院長、歷史研究所所長黃仁偉分析,此前中國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已進行了六輪,改革本身仍處于一個動態進程之中。 三個多月前,中共十八大報告在涉及“政治體制改革”的部分,專門提到了“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強調“行政體制改革是推動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必然要求”。 黃仁偉分析,這場改革首先是服務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中共推動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已經走了20多年,但依然需要深化。 |
相關閱讀:
- [ 03-10]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十大舉措詳解
- [ 03-10]機構調整傳遞鮮明信號:職能轉變是最大核心
- [ 03-10]審批一個項目要蓋205個公章 政府的邊界在哪里?
- [ 03-06]兩會報告解讀:從政府工作報告看改革新動向
- [ 03-05]政府職能轉變需多些“減法”思維
- [ 12-25]中國抓政府職能轉變關鍵 簡化放權地方先行先試
- [ 12-15]調結構轉方式 專家:各級政府應帶頭“轉角色”
- [ 11-09]政府轉變職能需厘清與市場邊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