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機構改革四大亮點
2013-03-11 08:58?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亮點三 職能整合 科學配置 最大限度地整合分散在國務院不同部門的相同或相似的職責 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歷次行政體制改革都圍繞著兩個主題展開,一是政府職能轉變,二是優化政府自身的運行與管理。薛瀾認為,這兩個主題密切相關,一方面,政府自身運行、管理的結構、機制設計不能脫離政府的職能定位來獨自推進;另一方面,政府職能的轉變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機構調整和運行方式變革來實現,“此次改革方案十分強調政府制度機制和管理方式的完善與創新,就進一步理順國務院各部門的職責關系也提出了‘三個整合’的新重點。” 首先,是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分散在國務院不同部門的相同或相似的職責;其次是整合業務相同或相近的機構,如檢驗、檢測、認證等機構;第三是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門管理的資源。這些改革原則避免了“為改革而改革”的誤區,體現了從事務和資源角度,遵循行政科學規律,對機構設置邏輯更深層次的把握,既有利于解決國務院部門間職責交叉、資源分散的問題,又有利于保持國務院機構的總體相對穩定。這次把國家計生委與衛生部的職能合并成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把鐵路交通管理的職能并入交通運輸部,組建成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等,都是這些原則的體現。 在對政府職能體系進行橫向調整的同時,此次改革方案在中央與地方行政管理縱向的職權分配方面也提出了改革思路。包括下放投資審批事項、下放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大幅減少中央對地方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主動開展工作,能更好地發揮地方政府貼近基層的優勢,增強政府對公眾需求的回應性,另一方面,能更好地發揮地方政府就近管理的優勢,極大地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效能。同時,這一改革也將有助于解決中央和地方事權和財權不一致的現象,提高公共財政經費的使用效率。 |
相關閱讀:
- [ 03-11]國務院機構改革擬撤鐵道部 2.6萬億債務引熱議
- [ 03-11]專家談大部制目的:部門非越大越好 機構非越少越好
- [ 03-11]國務院職能轉變 做到不該管的不管
- [ 03-11]專家評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放權”是最大亮點
- [ 03-11]“簡政放權”是一盤值得期待的棋局
- [ 03-10]兩會新華視點:職能轉變 新一輪機構改革“大幕”開啟
- [ 03-10]授權發布:中央編辦負責人就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答人民日報、新華社記者問
- [ 03-10]大調整彰顯大決心 中國冀望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