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面壁成佛”要做到“六然”
2013-03-11 13:4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與江蘇代表一起審議工作報告時指出,領導干部要學會“面壁成佛”,實現自我境界的提升,從黨性修養和道德情操的角度對領導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謂“面壁”,關鍵在“自省”。古語云:“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反省是每個人提高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也是領導干部修身的重要途徑。領導干部應該每天問問自己對工作是不是盡心盡力,對人民是不是做到問心無愧,每天是不是都在堅持學習進步。而“成佛”則要求領導干部堅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情操,能夠抵御“滾滾紅塵”和“權力世界”的各種誘惑,這與明朝學者在《聽松堂語鏡》中提出的“六然訓”不謀而合。 一曰自處超然。一人獨處,要有心如止水的境界和修養,要以平常心看待自己,不強求名利。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進步觀,在名利上有滿足感,能力上有危機感,把工作越干越好看作最大的進步,坦然面對個人進退得失,不計較,不攀比,在無私奉獻和忘我工作中享受進步的快樂,實現人生的價值。 二曰處人藹然。一個人,只有具有謙和的品質和精神,才能聚攏人、打動人,從而贏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領導干部與人相處,當有圣人之宏量,使人有親近之感。尤其是與群眾在一起時,不要一味坐在臺上發號施令,而是要學會放下身段,看低一點自己,自覺融入群眾,與群眾平等交流,多問群眾關心的事,多說群眾聽得懂的話,多聽群眾尖銳的意見,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防止在妄自尊大中放縱個人意志。 三曰有事斬然。斬然,是一種言出法隨、斬釘截鐵的氣度,是一種敢于負責、勇于負責的魄力。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在其位、謀其政、負其責、盡其力,遇到困難不回避,關鍵時刻敢出面,處理問題能決斷。要善于觀察周圍事物,能夠透徹看到本質和規律,敢于打破束縛發展的條條框框,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在工作中體現出一種剛毅果敢、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精神。 四曰無事澄然。“君子慎獨。”領導干部應遠離不良嗜好和低級趣味,避免“無事生非”,不去想亦不去做那些投機取巧、蠅營狗茍的事情。特別是在個人獨處時,也要能夠自覺地嚴于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思所行,慎小事,拘小節,防微杜漸,兩袖清風,無論是“八小時之內”還是“八小時之外”,都要筑牢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兩道防線。 五曰得意淡然。志得意滿時,仍需心謙身平,不狂妄;旗開得勝處,更要冷靜面對,勿倨傲。領導干部獲得的尊重和取得的成績源于自身的職責所在和干部群眾的信賴,切不可把組織和群眾的認可作為自滿的資本。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強化憂患意識,“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多看自己的短處和不足,主動過濾沾沾自喜的優越感,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斷激發干勁,多為改革和發展做出新貢獻。 六曰失意泰然。遇到挫折不沮喪,遇到委屈不傷心,領導干部“養大氣”方能“成大器”。碰到矛盾和逆境時,要勇于面對,敢于擔當,泰然處之,穩妥與之,不盲從,不冒進,在面對復雜局面和解決重要問題的過程中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能力。面對職務變遷,要平和心態,坦然處之,以廣闊的胸懷對待進退去留,不因“進”而沾沾自喜,不因“退”而意志消沉,不因“留”而固步自封,不因“轉”而滿腹牢騷。 “面壁成佛”是領導干部修煉自身、堅定信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唯有常常“自省”,時刻以“六然”的標準對照自己、要求自己,才能守住底線,寵辱不驚,更加心無雜念地做好本職工作,更加心無旁騖地為民服務,這才是領導干部最大的“官德”。(網友群盲評古) |
相關閱讀:
- [ 03-11]新起點 新征程 新挑戰——海外人士評說中國兩會
- [ 03-11]揭秘兩會"部長通道":在這里,拽拉扯拖部長沒人干涉
- [ 03-11]風清氣正好揚帆——兩會內外聚焦轉變作風
- [ 03-11]葛劍雄:兩會,要減負也要加壓
- [ 03-11]霍震霆兩會忙與應付記者 笑答郭晶晶是否有喜
- [ 03-10]政協大會11日將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層
- [ 03-10]成龍趕制新歌《國土》獻禮兩會:算是我的提案之一
- [ 03-10]"一線工人農民代表談履職"記者會邀請六位代表答中外記者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